[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面对21世纪的竞争,中外都重视思政教育,有共识,有分歧,加以比较,有利于揭示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从而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思政教育。
关键词:中外 思想政治教育 差异 共性 启示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思考和研究培养人才的问题,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修身为本,知识为末集中反映了中外的共识,这就是21世纪应该重视思政教育。研究中外思政教育的异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政教育的必然。进行中外思政教育比较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吸取其经验教训、精华,进行借鉴,剔除其糟粕,从而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的思政教育首先注重责任教育,特别是对于高校是如何实施责任教育,我们有意检索了一些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获得不少启示。
一、世界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1.责任教育是外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
2.为实施责任教育外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理论。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重视民族精神的塑造。将德育放在首位是德国、日本教育的民族特性之一。
再次,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和集体主义意识。
通过学校课堂辩论、讨论、讲授;通过节庆活动,校庆、国庆、文化祭祀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比较鉴别,优化提升,继承发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取舍,有取舍才能有优化,有优化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和提升。这是社会科学和各项事业建设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要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按照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洋为中用的要求,通过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比较,取优舍劣,纳长补短,为我所用,从而确立起我国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尤其是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支持。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之点主要体现在:1.在教育方式上,中国侧重于显性教育,采取强制式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而西方国家侧重于隐性教育,立足柔性灌输方式。
2.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一向主张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而在西方,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
3.在领导、管理方式上,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齐抓共管,而西方国家多是国家指导调控,分权管理;在培养目标上,中国培养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三向”、“四有”新人,而西方国家则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都普遍受到重视。
2.都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灌输。
3.都注重社会的广泛参与性。
4.在培养目标上,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统一性。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异同比较本身不是目的,比较的目的在于通过归因分析科学确立起应有的价值取向。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之点是由各国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而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之处则主要是由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
三、中外思政教育比较的启示
我国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明确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异同优劣的基础上,探索出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推陈出新”的新的教育模式;又要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长处,优化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着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精神。
当前中国思政教育实践应重视的问题是:即要把思政教育放在首位;拓展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实施的方法,又不能把他孤立的凸现出来,要渗透在各方面的隐性影响和柔性灌输教育中。要重视人格、人性化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我们在进行中西道德教育比较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自己,科学地研究西方,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中、批判继承、借鉴吸纳、发展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政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