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
|||||
2006年中考语文复习提要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3:16:55 点击数:[] ![]() |
|||||
2006年中考语文复习 保定物探中心学校二分校 田立增 文言文复习重点举要 1、作家作品知识;(不能出错字) 2、填写文中空缺的句子;(不能出错字) 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句中的含义; 4、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6、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7、概括作者或人物的观点、态度;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或道理。 说明文阅读重点举要 1、明确说明对象 考查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三种提问方式:A、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B、概括说明的主意内容是什么。C、找出中心句。注意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而说明的内容则是说明对象加其特征。 2、抓住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A、从标题着眼B、从中心句中挖掘C、从分析材料入手。 3、理清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A、由主到次B、由现象到本质C、由概括到具体D、由整体到局部E、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F、由原因到结果;G、由一般到个别等 4、掌握说明方法:A、会判断B、会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的作用:A、列数字 说明事物更具体、准确。B、举例子 说明事物更具体、形象,更有说服力。C、打比方 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D、作比较 使事物特征或事理更突出,便于读者理解。E、分类别 使事物类别更清楚。F、下定义 科学、严密、准确地说明事物本质。G、画图表 直观、清楚、一目了然。 5、感悟说明语言 这类题考查经常有下面几种方式:A、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作用。B、家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C、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D、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这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是:首先解释该词语的含义,揭示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发挥的作用;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他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等) 6、加强考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答好开放性试题。 议论文阅读重点举要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中心论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A、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而不能是疑问句。 B、论点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而不能是片面的,不能以偏概全。 C、论点应是完整的句子,而不能是单个词语或短语。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如何去找? A、标题。B、开头C、结尾D、论证过程中E、自己概括、总结 2、论据 A、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B、道理论据:科学原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革命导师的精辟论述等可以作为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证、类比论证等。 4、如何判断文中的论证方法,并概括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这类题基本步骤是:手法+效果+联系中心 A、举例论证 能更具体、更充分地证明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B、道理论证 补充说明或进一步证明论点,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C、比喻论证 使论证更生动、更形象,更便于读者理解。 D、对比论证 5、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反驳的方式有三个:A、驳论点B、驳论据C、驳论证 6、论证结构 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概括、简洁。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阅读中考查某语句的作用这类题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记叙文阅读重点举要 1、分析记叙文的思想内容 A、侧重写人的记叙文,可以分析人物外贸、语言、动作、心理等;可以分析人物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等。 B、侧重叙事的记叙文,可以分析记叙的要素、事情发生发展的进程,场面细节,分析作者对事件的态度上把握事情包含的深刻意义,分析文章反映了怎样一个社会现象,或赞颂怎样的社会风尚,给人们怎样的启迪和教育。 C、侧重状物、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大多是散文),要通过理清行文线索,分析写法,如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及事物的象征意义等,了解文章内容。 2、记叙文的结构 A、线索: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 B、分段:按情节划分;按时间划分;按地点变换划分;按作者思路划分等。 概括段意、层意一定要联系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3、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A、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4、表达方式及作用 A、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过程和事情的发展过程。 B、记叙中的议论主要作用是点明记叙的意义,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物、事件的态度、看法。 C、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D、记叙文中的描写 (1)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动作、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作用:既可以更丰满地塑造人物形象,又可以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表现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 5、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能创造出什么意境,表达效果如何? 第一步先答出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如比喻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排比增强气势等,第二步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回答。 6小说的阅读 仿句 1、要求:修辞一致求形似,注意衔接求神似。 2、中考仿句题型有以下几种: A、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 B、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 C、仿指定格式结合文意造句。 作文 2006年热门题型 1、全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话题作文 4、材料作文 全命题作文思路提示: A、以议论、抒情方式构思。 B、以发散联想、直抒胸臆形式构思。 C以触景生情或特殊情节方式构思。 半命题作文 A、补题是重点:向自己擅长的文体补题;向自己熟悉生活补题。 B、符合作文要求,符合作文题意是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C、写作是农业,不是工作。不能从书本中找感人的东西,要多从生活中找感人的东西。不能把著名杂志中的著名文章搬到自己的作文中。 D、抄袭和速购是中考作文一大忌。 E、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记叙文要写真事,忌讳写假事。 F、不提倡写实验报告。 G、作文禁区:政治问题不要涉及;早恋问题不要涉及。 H、亮点铸就成功:题目是重要亮点;字迹工整;开头结尾照应。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