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政府投资项目的 特点及其决策难题 政府投资项目是以政府 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为投资主 体的项目,所以它具有与一般 投资项目不同的特点。政府投 资项目大多数是为社会提供 公共产品、非盈利的、为社会 大众所需的项目。但也可能会 包括一些虽盈利,却难以收回 投资或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基 础设施项目。投资项目比一般 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影响面 大,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舆论 的关注。在近期,政府投资项 目也可能会因国家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的产业政策而涉足部分高风 险、高收益的高新技术产业 等. 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与 决策与一般民间项目的最大 区别在于政府投资项目所要 实现的目标系统不仅仅是经 济效益,还包括更广阔的非经 济领域。一般民间项目的评价 内容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 济评价。而政府投资项目不能 按照这个评价思路进行决 策。因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 口王森阳尹贻林 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系统,在项 目决策中,要涉及到经济、技 术、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广泛领域, 并且政治的、社会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非经济因素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经济 评估不能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者提供充 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从政府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程序的 形成与发展历程来看,“现有的各种项目 评价方法主要是:①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法;②新方法论;③增值法。”我国目前的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基本上属于新方法 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世界价格为起 点的影子价格来处理价格扭曲问题,过分 强调外贸和世界市场价格与汇率准则,使 贸易自由化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因此往 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另外,这种方法以 单一的综合指标作为评价项目的总依据, 即使使用尽量多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也 难以避免把一些主观价值判断的权重汇 合在一起。这一点对不可程序化计量因素 较多、投资风险较大的政府投资项目来说 尤为危险. 政府投资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 评价与决策程序的复杂性。应该本着系统 思考、谨慎决策的原则,以科学、完整的理 论方法做指导,结合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 家行列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出一套具有 中国特色的项目评价理论和方法来.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决策过程 中,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定目标和准 则,对项目所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分 析和选择。主要包括技术方案的选择,经 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效益及风险 评估,从项目的目标选择、技术方案的设 计与选择、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到对项 目涉及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分析与评价,都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 过程。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没 有精确的程序化的量化分析准则,再加上 涉及各种利益冲突问题,参与决策的人员 往往难以得出一致的决策结论。这是政府 投资项目决策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地说,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困 难主要表现为下列3个方面: 第一,对非经济因素分析评价造成政 府投资项目决策困难。对非经济因素的分 析评价又被称为“超经济分析”,主 要的分析因素包括技术、政治、社 会和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这些因 素有的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有的不 能进行定量分析,还有的则要进行 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但超经济分 析总的特点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为辅,不确定因素较多, 决策风险大。因此,在对政府投资 项目进行超经济分析时,不可避免 个人偏好和非理性的主观价值的 判断,从而造成决策困难. 第二,对经济资源的投资来源 与测算的分析评价造成政府投资 项目决策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政 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来源发生了巨 大变化,国家统收统支的格局已被 根本打破,国家直接投资的资金不 断减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中,国家投资的比例越来越小,而 社会投资总额越来越大。从国际上 看,政府投资在数额和目的方面也 很有限。如在美国,1980年相对于 财政投资的有形资产投资预算支 出是570亿美元,仅约占总预算的 1/l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 右。并且其中大概有300亿美元用 于国防,其他250亿美元又主要以 中央拨款的形式给州和地方政府 供建设计划之用。这类建设主要是 公路和公共交通系统、污染控制和 建筑拨款。西欧其他国家的政府投 资虽然比美国的范围要大,但仍主 要集中在公益性的所谓公共项目 的投资上。总之,投资主体的多元 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领域 里的必然趋势。这对政府投资项目 的筹资渠道和方式是一种极大的 挑战。如果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方 针和投资重点偏离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不能 有机地结合起来,势必导致政府投 资项目资金的不足,从而影响项目 决策. 投资测算的准确度与可信度 同样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如果 没有准确、可信度高的投资测算, 就不可能有准确可靠的国民经济 承受能力的分析评价。如果立即决 策上马,就很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 连锁后果。首先,项目进行到中途, 由于投资测算可信度低,“三超”现 象严重,成为名副其实的“钓鱼工 程”。接下来就会造成两种严重后 果,即:由于项目所需资金大大超 出国民经济承受能力而被迫终止 该投资项目;或者骑虎难下,国家 不得不增加投资,从而打乱原来的 国家投资计划,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因此,投资测算作为项目 决策的主要依据,对政府投资项目 决策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三,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造 成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困难。由于政 府投资项目涉及面广,投资主体不 很明确,与之相关的利益主体横跨 若干部门和地区,从而形成了多层 次、多序列,错综复杂的利益格 局。一个具体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建 设,达到国家宏观上的整体最优, 并不意味着微观上的每个利益主 体也同时达到最优。根据新福利经 济学原理,当国民经济发生一项变 化时,受益者的受益总量足以补偿 受损者的受损总量时,那就是社会 福利得到改进。对政府投资项目评 价与决策而言,如果一个项目提高 了社会福利,就应该得到支持,反 之就应该反对。但是,各利益主体 之间的层次和序列结构与政府投 资项目的决策目标结构往往不完 全一致。各利益主体对项目的决策 目标结构具有不同偏好,因而对难 免产生相互冲突的利益偏好。按照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果出现3个 以上的利益偏好相互冲突的利益 主体,就不可能有为各方所接受的 一致协调原则。这样,利益最大化 原则和补偿原则在解决政府投资 项目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时失效.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 程序的基本过程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依据建设 规模分为两个决策层次:大规模的 政府投资项目由中央决策(包括各部门投资总额的分配),并由国家 计划委员会组织执行;中等规模的 政府投资项目由部门、省(直辖市) 和自治区一级决策. 政府投资项目主体应该是投 资、决策和管理三位一体的项目主 体(如项目法人)。只有这样,才能 保证责、权、利相统一,才能真正避 免项目决策中的种种人为因素制 造的障碍。同时,这也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府投资项 目主体是政府投资项目评价与决 策主体,全面负责整个投资项目全 过程的决策工作,同时承担项目投 资风险.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 主要指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但在美 国,政府工程一般由主管部门执行 全过程的决策。如交通部负责全国 公路和铁路的整体规划和具体项 目的规划设计及建设阶段的全过 程决策. 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 评价理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管理,日益 成为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领域的焦 点和瓶颈。笔者认为,我国政府投 资项目的决策必须坚持“一个主 体,两个扩展”的原则。“一个主体” 是指一个具体项目的决策必须只 有一个决策主体(如项目法人). “两个扩展”就是项目决策主体的 决策范围必须由过去仅仅审批具 体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向两个方面 扩展。一方面要向前扩展到本系统 政府投资项目的整体规划,另一方 面要向后扩展到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