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从资本扩张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融统治      ★★★ 【字体: 】  
从资本扩张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融统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02:1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鸦片战争之后至甲午战争之前,为帝国主义对旧中国商品输出时期;而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为资本输出时期,也即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金融统治形成和发展时期。本文试分析两个问题:(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扩张进程;(二)资本扩张特点,以揭示帝国主义对旧中国金融统治。

关键字: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资本扩张   金融统治
 
一、总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侵入中国,使中国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金融方面,其垄断统治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经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说,甲午之前逐步建立,甲午后到1927年前有进一步发展。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外国资本虽在金融领域仍具垄断地位,但其影响逐步衰落,咎其原因首先在于国内外局势的动荡、变化,其次是南京国民政府着力加强对经济的统制、垄断,金融统制、垄断是首要领域从而削弱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再次是中国民族资本金融势力的发展尤其是一战至3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形成了与外国资本的较为强有力的竞争。
外国资本可分为金融资本和非金融资本,两者作用并不相同。外国金融资本的强大实力是其实行金融垄断的基础,其中包括它们的金融机构广泛建立、资本的扩张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密切关系。
本文重点论述其形成和发展,即1845年第一家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起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其在中国金融统治形成,以揭示资本扩张与金融统治关系。下面从其资本扩张的进程、特点两方面分析。

二、资本扩张进程:
(一)初期的外国资本:
鸦片战争以前,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行”,可能是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第一个重要企业。其次是1818年在广州设立的美商旗昌洋行,它是十九世纪美国在中国最大的商业机构。1834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独占权被废止的前后,英商来中国的日益增多。怡和洋行(1832年)、仁记洋行(1835年)等大公司都在此时设立。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个口岸,因此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是很有限的。
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并不是普通的国际贸易。当它们要求打开中国门户的时候,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列强大规模地向海外扩张的时期;这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成熟,商品生产的扩大推动它们不只以国外通商为满足,而是要开拓可以长期进行奴役和掠夺的海外殖民地。而清朝政府之所以对它们采取闭关政策并不是因为预见了资本主义这种对外侵略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主要是因为它害怕外国人会助长中国人民反抗其专制统治的情绪。
鸦片战争的结果,列强在中国开辟了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等“条约口岸”,它们掌握了中国的关税,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运权,不久又获得了土地永租权。此后,在历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又将这些权利巩固、扩大并继续获得了新的权利。在特权保护下,列强在中国侵略活动迅速增长起来,它们在中国的企业和财产也开始具有了殖民地投资的意义,执行着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的任务。同时外国资本活动的中心,也自广州移向上海,侵入航运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工矿业等领域。

航运方面,1865年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额增加不到一倍,而它们在中国进出口的商船吨位却增加三倍以上。这时期外国商船运输吨位中有70-80%是航行于中国沿海各口岸和内河的。这说明外国资本所经营的已不只是对华的贸易,而是日益增长的在华贸易了;它们投资的已不只是对殖民地贸易的投资,而是在殖民地的商业投资了。大的轮船公司陆续设立,逐渐独霸了中国的远洋和内河航运。在1872年美国旗昌洋行将它的过时船只卖给中国的招商局以前,中国还没有近代的航业。

土地方面,1853年英、美、法等国趁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机会攫取了上海外国人居住地区的行政权,确立了租界制度,并趁中国地主富绅大批逃往租界避难时开始了房地产的投机生意。1869年上海英租界的土地约值六百七十万两,美租界约值一百三十五万两,到了1899年英租界的土地增值到二千三百三十万两,美租界增值到一千四百三十万两了。于是土地和航运(轮船、码头、仓库等)变成了这一时期列强在中国最重要的投资。

工矿业方面,列强在中国资本性质的转变的最明显表现是外国工业企业的设立。甲午战争以前,列强还未在中国获得设厂权,但外国资本所设立的非法工厂已达一百多家,其中英商约63家,美商约7家,俄、德、法商约三十三家。而外国这段期间德在华投资,基本上集中于船舶修造和以丝茶为主的出口商品加工两个部门。这段时期的设厂活动,虽然基本上不是以输出资本为目的,而是作为扩大商品输出的补充手段,但设厂本身,终究是投资活动。从而所有关于资本增殖的规律,在这里都要发生作用。特别许多重要的外国侵略企业一开始就在中国获得了垄断的地位,因此同种企业在中国所获得的利润,往往比本国高出很多。而利润的资本化,也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金融业方面,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逐步发展,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机构也随之进入中国。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设立分支机构,1847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到了50年代又有汇隆银行、呵加剌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4家英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60年代又有4家小银行进入上海。法兰西银行是60年代进入中国的唯一非英国银行。汇丰银行于1864年8月创立,是总行设在上海的第一家外国银行,1865年3月和4月香港总行和上海分行开始营业,此后发展很快。70年代中叶汇丰等英国银行在中国形成垄断地位。

综上,这时期西方列强还是处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时期。它们在中国的企业和财产虽然已具有了殖民地投资的性质,但还不同于后来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国外投资。甲午战争以前,它们在中国的企业资本中,除了航运和贸易以外,其余都不占重要的地位。189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与工业资本溶合在一起,还不具备独占资本输出的中枢的地位。这时期外国资本的工业企业也主要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造船厂和出口品加工厂,如缫丝、制蛋、制茶、打包等,这类工厂前后不下七十家;而从事于商品生产和贩卖的工厂约只有三十家,规模都很小,它们在生产上和市场上都还不具备垄断的作用。作为后来帝国主义在华工业投资的主体的纺织工业和烟草工业,这时都还不曾出现。

(二)帝国主义的资本扩张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是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一个转变时期。此时资本主义列强已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已不只是商品输出,而转为资本输出;其在中国的活动也就不能满足于经济权益的一般竞争,而是要求瓜分中国,树立自己独占的殖民地。
日本对中国的战争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生的。由于这一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和建筑铁路的权利,获取了“租借地”,强划了“势力范围”。就如列宁所说:“欧洲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不过它们开始不是公开地瓜分,而是像窃贼一样鬼鬼祟祟地瓜分。它们偷窃中国就像从死尸上偷窃东西一样……。” 
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华出现了几项新投资,其中包括对中国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借款、铁路和矿山投资、与工业资本相溶的银行资本、世界性托拉斯组织的侵入、工业资本投资等。
【1】对政府的政治和军事投资:
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陷于破产,随即出现了一项新投资——对中国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借款。远在1862年清政府曾向外国银行借款以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金融混业与分业两难局势下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 下一篇文章:从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看中国金融业的未来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资本扩张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融统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资本扩张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融统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从资本扩张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