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变迁,是中国渐进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部门的改革无疑具有特殊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然给尚未成熟的中国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也给中国金融业带来深化改革的宝贵契机,促使中国金融部门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进行重构。尽管本书限于篇幅难以详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金融部门改革的影响,但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业已十分清晰,那就是继续深化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产权多元化体制为目标的金融体系改革,提高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以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给金融部门带来的不利冲击。这一趋势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在未来几年将经历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政府所应采取的金融发展政策包括:一,取消对金融体系的抑制性政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建立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机制 。真正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进行的,单一的垄断性的国有产权体系使中国原有的金融体系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因此非国有性质的民间金融机构(尤其是民间银行)的出现必将为中国金融体系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从而得以从外部激励和促进国有银行体系的改革进程,并有助于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中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总体竞争实力。二,努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为中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 。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的最理性选择,而现存银行体系难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严重束缚了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着力建立独立于政府的真正商业性中小银行和合作性贷款金融机构,消除对中小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性歧视,为中小金融机构的运作塑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三,逐步放松对金融市场中价格和经营范围的管制,稳健推行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 。市场化利率是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竞争的重要途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证明扭曲的利率水平必然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稳健推行利率市场化是应对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重要步骤。同时,在混业经营的国际潮流面前,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业界隔离”政策已经使国内银行部门难以抵御来自外国金融机构的挑强大压力,逐步实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并健全相关监管法规是未来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四,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充实国有商业银行资本,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国有银行的总体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最具有关键性的步骤,将深刻影响中国金融业的产权结构、产业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当然,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转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必然伴随着政府行为的市场化转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竞争性市场体系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