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      ★★★ 【字体: 】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4:2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迅速发展的台湾中小企业

台湾在经济发展初期至少面临着两种选择:发展重工业或者发展加工制造业。按照50年代流行全球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似乎一个国家必须增加资本投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才能迅速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不仅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上了这条道路,连印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等国家也都把重工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台湾在50年代初期也不能免俗,曾经制定了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可是,1958年前后在台湾海峡出现的炮战和军事紧张局势扭转了台湾的发展方向。许多人认为,台湾地域狭小,发展重工业很容易成为军事打击的目标,于是,台湾放弃了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自60年代开始全面采取出口扩张发展战略。由于台湾的重工业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很自然地成为台湾出口的主力。

这一转变恰恰符合台湾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初期台湾严重缺乏资金和技术,外汇也不多,内部市场规模很小,自然资源贫乏,实践证明,如果强行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势必陷入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当时台湾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工资水平比较低,因此,台湾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轻工业为主,努力扩展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终于在60年代后期实现了经济起飞。

按照这样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出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台湾经济的主要贡献是:第一,充分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创造就业机会;第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出口,第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不断实现产业升级;第四,大量中小企业的出现有利于降低社会分配的不平等。

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在80年代台湾被称为“雨伞王国”,在1984年,台湾制造的自行车、网球拍、鞋类、电风扇、马达等二十多个产品在出口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一。到90年代以后,台湾许多中小产业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在1996年,台湾的电脑终端、监视器、印刷电路板、影像扫描器、游艇、电子计算器等的生产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按照通常的理解,雇佣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下,(服务业在50人以下),资本额在新台币6000万以下,就可以算作中小企业。1991年,台湾官方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准确的定义:凡是依法办理公司登记或商业登记,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

(1)制造业、加工业及手工业,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4000万元以下,其资产总值不超过新台币12000万元者。

(2)矿业及土石采取业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4000万以下者。

(3)商业、运输、仓储、通信、其他服务业和前一年其他行业年营业额在新台币4000万元以下者。

(4)中小企业经辅导扩充后,其规模超过以上标准者,自合并之日起三年内视同中小企业。

1961年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总数为51389家,到1981年制造业中小企业家数已经迅速增加到90580家。除了水电、能源、银行、保险金融等行业之外,中小企业在台湾的各行各业所占的比例都超过95%。在制造业所占的比例超过了99%。如果考虑到台湾人口总数为2100万人,那么平均每25人当中就有一个老板。[1]

在1995年台湾的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9.8%。其中在制造业中小企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由1966年的42.7%上升为1995年的83.5%。[2]

在1986年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9%。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占的比重从1971年的26.7%上升至1986年的47.3%。商业从1971年的89.7%下降为1986年的61.4%。在1978年到1989年期间中小企业总产值中出口占64.15%。[3]目前,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精密机械、纺织、塑胶制品、皮革制品、电力和电子机械器材等部门。

尽管台湾每一个中小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但是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了一个业务网,相互分工配合,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能力。在经济学中除了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y)之外还有一个术语叫做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如 果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之间有效实现分工合作,那么并不一定需要每家企业都搞得很大。在儒教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这种范围经济往往具有许多超越规模经济的优点。台湾的中小企业通过各种人事关系建立起信息网、销售网、资金网、人力网等等。这些网络错综复杂,但是却相互联系紧密,形成具有弹性的生产体系。这种特定的网络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使得中小企业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很快地跟上国际市场的潮流,机动地改变经营方向。这是台湾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所以,国际管理学界认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之后拥有一般中小企业所根本不可能拥有的“整体效益”。[4]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

和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样,台湾的中小企业也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

台湾的中小企业数量巨大,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信用风险比较大。

台湾的中小企业当中有70%属于家族式组织,采用落后的家族观念来管理经营。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混乱、落后,财务帐目记录不健全,经济核算不准确。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历史信用。银行对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不敢放手与之来往。

由于资本较小,规模较小,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抵押手段,不符合大多数银行放贷的一般要求。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他们所要求的贷款金额通常也较小。对于银行来说,办理同样一笔信贷的运行成本相差无几,因此,从单位贷款金额来看,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就要高一些。对于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经营一笔金额较大的贷款的利润也许会超过数十笔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必然缺少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究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应当由公营银行还是由民营银行来解决,在台湾有着不同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民营银行以谋求利润为目的,而经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很难盈利。他们担心民营银行不能很好的执行政府扶助中小企业的计划,很难搞好向中小企业信贷的工作。确实,台湾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公营还是民营,他们对扶助中小企业都缺乏兴趣。[5]

因此,有人建议应当让公营银行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公营银行才不怕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他们建议应当由“财政部”或者“经济部”来管理中小企业信贷问题。可是,台湾的公营银行在人事制度和经营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公营银行作风保守,官僚主义习气严重,经营效率低下。它们受到各种预算、人事、审计等法令的制约,不愿意从事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如果让公营银行来负责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或者不计成本,造成严重的亏损,或者在放款业务上为了避免出现不良贷款而过于保守。

由于许多台湾的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非常困难,融资渠道不畅通,因此,台湾的地下金融活动相当活跃,许多中小企业被迫到地下金融机构寻求高利贷,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市场的倚重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上“股东往来”、“同业往来”两项民间融资,中小企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净值仅占30%,而大型企业占50%以上。在贷款上,中小企业偏重于周转性质的短期借款,获利率也比较低。

由表6可见,尽管台湾金融业在扶持中小企业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台湾的民营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32.91%。而公营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只有3.17%。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表1, 企业融资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建设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台湾中小企业融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台湾中小企业融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
  • ››台湾中小企业的债务资金融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