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      ★★★ 【字体: 】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1:57   点击数:[]    

的资本要素都处于稀缺状况,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都近似相同,因此两地区对资本要素投入的需求都较大;在劳动要素投入方面,显然四川省的劳动要素禀赋处于优势地位,出现劳动要素过剩的情况,因此其使用效率为负数,而广东省的劳动要素禀赋处于劣势地位,劳动要素需求较强,因此其使用效率为正数。
根据“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的原则,并考虑产业发展的机会成本,显然四川省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发展。因为假若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时,四川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产业选择成本即机会成本是将进一步加剧劳动要素的过剩情况,从而使劳动要素对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负效应增大,而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时,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将提高,所面临的机会成本是资本要素贡献度的下降,但此下降是有限的,因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并且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在该地区中相对较低。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本小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本。
相反,广东省更应该选择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因为广东省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积累率相对较高,该地区已具备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基础。假若广东省仍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时,该地区的劳动要素使用率虽相对较高,但由于劳动要素的回报率也在迅速提高,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时,提高对劳动要素的市场需求,无疑将进一步推高劳动要素的回报率,从而直接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要素使用成本,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同时放弃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将放弃产业升级机会,可能丧失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的地位,并可能因为周边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产业构成极大的市场压力,从而使得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地位,从而直接削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相反假若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广东省自身具有较大的资本存量,并可通过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投资使用效率,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因此其技术上具可行性。其所面临的机会成本将是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阵痛,如失业率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广东省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基地,其与其他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形成差异化,从而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自然广东的经济发展将更为快速和不可模仿性。因此广东省基于机会成本和收益比较应该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根据H-O要素禀赋理论而言,由上文可知,四川省的优势生产要素在于劳动,广东省的优势生产要素在于资本存量,因此四川省更应该专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广东省则应该选择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泛珠三角经济协作的背景下,广东省与四川省应建立并完善产业分工。广东省应根据自身情况,发挥资本要素的优势,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分阶段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四川省或其他地区转移,同时完善投资环境和投资制度,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吸引更多的其他省区的资本投入本地经济循环系统,从而对本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起资金支持。而四川省在目前阶段则应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并应加快推进输出劳务服务市场的建立,有序稳定地输出本地劳工。同时还应鼓励部分资金进行跨省区的投资,以达到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
在2004年3月,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在广州签订关于投资和劳工输出等一系列相关协议,无疑将进一步从实质上推动泛珠三角区内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市场优化配置力度,提高要素的使用率,促进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
2,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视角下,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要有完善的内外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该国应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从而提出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认为后期的工业化国家可通过四阶段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1,进口国外产品并形成国内市场;2,逐步形成国内生产能力,逐步替代进口产品;3,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4,国外生产能力形成,并对本国进行产品返销,迫使本国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该理论重大的缺陷在于假定落后国家或地区甘于长期落后或长期处于产业转移的接受方,不能主动调整国际产业分工结构。显然在国际竞争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认为该理论对分析一国环境下,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更有指导和实质意义,因为一国制度内能最大程度保证地区间产业分工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不至于出现地方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分工动力过强的现象,例如可通过行政干预和财政倾斜力度等进行调控。因此本文将从该理论出发简单分析泛珠三角地区合作区中产业结构分工状况。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雁行形态应为:港澳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雁首,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雁翼,而内地地区为雁尾。合理的产业分工转移应是从雁首,至雁翼,再到雁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港澳地区的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发展迅速,成为香港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香港自此发展资本密集型和信息服务类产业,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港澳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珠三角洲地区转移,广东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占据全国首位,并形成该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由上文附表7可知在此阶段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远高于资本要素(L/K系数比0.826253/0.092782,接近于9比1);21世纪以来,广东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遭遇瓶颈进入转移阶段,而内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因此广东省应主动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地区进行转移,自身才能完成产业升级和发展,而内地地区则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其次,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雁行形态应为:港澳地区为雁首,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雁翼,内地地区作为雁尾。目前港澳地区基本完成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正进入技术信息服务类产业发展的快速阶段,因此港澳地区可考虑将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广东省进行转移;广东省作为雁翼,应珍惜机遇,主动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同时加快本地区该产业的发展,从而能更好完成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
最后,在科技信息服务产业方面,我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内地地区在技术水平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因此在该产业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阶段来看,广东省可能有更大的优势,但不明显。从上文计量经济检验结果也显示,技术进步等要素对两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极其重要,贡献度也相当。但港澳地区在该产业发展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因为该地区拥有人才和环境的优势。因此我认为在技术信息方面,珠三角洲地区和内地地区应加强的是技术信息的共享性协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协作性;港澳地区与祖国大陆地区则应签订增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协议,并推进两地技术和信息的交流促进。
因此我认为在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指导下,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应建立如下产业分工结构:港澳地区专注科技信息服务产业;珠三角州地区则专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内地地区则应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在2004年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在广州举行的洽谈会中,就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等等方面也达成一致协议,有利于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结构的建立和明确,有利于合作区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此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海南城乡协调发展与制度创新

  • 下一篇文章:重庆市主城区房地产在国家宏观调控后的趋势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