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d -16.51499 F-statistic 0.229261 Durbin-Watson stat 1.967409 Prob(F-statistic) 0.873214
(3)序列相关性检验:即自相关性检验,本文采用D-W检验,由上表可知本模型方程的D-W检验中的d统计值为1.955,查d统计量分布表可知,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样本数量为14的 , 分别为0.905,1.551,则显然0.905<1.955<(4-1.551),根据一阶自回归判断区域划分可知,表明该模型方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所以本模型方程通过该假设检验,可认为K,L两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现象; 因此四川省模型方程应为: 四,经济意义分析: 1,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 广东省该模型方程中(选取19个样本数据)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74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为17.4339%,全社会劳动就业年增长率为:3.1163%; 则可计算得资本要素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10%,劳动要素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4.69%,则技术进步等其他要素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65.21%; 四川省该模型方程中(选取14个样本数据)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17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为15.1611%,全社会劳动就业年增长率为:1.5840%; 则可计算得资本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3.08%,劳动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8.68%,则技术进步等其他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85.6%; 2,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意义分析。 在广东省的数据统计中,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后,资本要素的估计系数为0.1469,劳动要素的估计系数为0.60085,截距常数项为8.516; 资本要素估计系数结果表明在广东省经济增长中,1%的资本增长率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1469%的增长率;劳动要素估计系数结果表明1%的劳动投入增长率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60085%的增长率;截距常数项表明技术进步等其他要素在本模型方程样本中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516%; 在四川省的数据统计中,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后,资本要素的估计系数为0.138755,劳动要素的估计系数为(-0.499779),截距常数项为7.850098; 资本要素估计系数结果表明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1%的资本增长率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138755%的增长率;劳动要素估计系数结果表明1%的劳动投入增长率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499779%)的增长率;截距常数项表明技术进步等其他要素在本模型方程样本中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850098%; 3,估计系数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在广东省的模型方程结果显示,我们可知在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中,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要高于资本要素使用效率,证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装配业和加工业等决策的正确性,在附表7可知在1992年到2004年此阶段,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系数为0.826253,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系数为0.092782;资本要素使用效率相对较低,说明广东省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效率;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二十多年来广东的经济增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广东省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制度完善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提高技术,制度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均起正向相关性作用,根据规模经济概念定义,我们认为在广东省经济发展系统中,两要素的使用正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的持续增加投入度仍将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率。 附表7:1992年到2004年广东省模型方程的估计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G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05 Time: 16:38 Sample: 1992 2004 Included observations: 1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8.979956 0.721097 12.45319 0.0000 K 0.092782 0.018432 5.033832 0.0005 L 0.826253 0.182575 4.525562 0.0011 R-squared 0.828646 Mean dependent var 12.95562 Adjusted R-squared 0.794375 S.D. dependent var 3.323368 S.E. of regression 1.507012 Akaike info criterion 3.857309 Sum squared resid 22.71086 Schwarz criterion 3.987682 Log likelihood -22.07251 F-statistic 24.17928 Durbin-Watson stat 1.042588 Prob(F-statistic) 0.000148
四川省:在四川省的模型方程结果显示,我们可知在四川省的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也相对较低,但对经济增长率起正向相关性作用;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为负数,说明其对经济增长率起负向相关性作用;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率起到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四川省的劳动要素使用效率为负,我们根据规模经济概念定义分析可以认为目前在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系统中,劳动要素处于过剩状态,边际价值很低甚至可认为为负数,因此面临规模不经济状况。要改变此类情况可采取两方面措施:1,大量输出过剩劳动力,提高本省经济发展系统中劳动要素的边际使用价值,从而摆脱劳动要素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况;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经济发展对劳动要素的吸收量,从而相对解决劳动要素过剩状况,提高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 四川省的资本要素使用率相对较低,同样与该地区投资环境,投融资体制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政府职能过多干预市场,使得市场在有形和无形之手的两个强有力或甚至政府凌驾于市场之上的调控下,无法得到完善的建设,资本流动无所适从,从而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资本要素的使用率,我们首先要求政府改变其行政职能定位,让位市场,服务市场,使得资本要素自主流动性增强,提高配置效率自然就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四川省的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到极大的作用,说明四川省在教育投资和人才培养乃至科技发展上都相对重视,因此侧面反映四川省科技发展状况仍相对较好,须进一步保持和发展。 在广东省与四川省的比较中,我们可得知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要较四川省高三个百分点,可见两省间在经历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后,差距日益拉大;两省的资本要素使用效率都相对较低并可视为类似水平,我们认为是由于市场环境和政府干预的类似,制度建设的类似,使得资本要素在两省间的使用效率都较类似,所不同的是资本投入量。广东省资本投入量较高水平原因在于三个外生变量因素的作用:A,政府政策性的倾斜性投资水平高;B,引进外资力度大,外资在广东省投资规模中占据较大比重;C,居民编辑储蓄倾向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而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提供资金支持,高投资率带来高利润率,收入水平也获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五,对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思考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建立的着眼点在于加强省区经济协作,加快要素流通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从而达到多赢的均衡格局。下文我将主要以广东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或产业的代表,以四川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或产业的代表,并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泛珠三角地区间经济互补性的强弱及产业转移的相关情况。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和H-O的要素禀赋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选择应基于“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的原则,选择机会成本较少的产业进行生产和发展;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国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素禀赋状况选择产业发展,价格水平的差异将使要素禀赋条件发生变化,导致资源要素的流动,并最终在各地区形成均等的投资利润率和要素回报率,从而带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得到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而言,两个理论都着眼于优势生产要素,着眼于生产成本的比较,认为每个地区应根据自身优势要素情况,选择与优势要素相匹配的产业进行发展。 由上文分析可知,在资本要素投入方面,广东省与四川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