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紧缩政策后的中国经济走势      ★★★ 【字体: 】  
紧缩政策后的中国经济走势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39:3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对于2003年乍现的快速增长,如果我们还可以解释为只是如同春夏之交天气的快速升温的话,那么,眼下持续超高速增长无疑表征中国经济已逐渐进入夏天。

  2004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实现GDP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考虑到2003年四个季度中GDP 增长率分别为9.9%,6.7%,9.6%和9.9%,这一连串数据应该可以说明,除了SARS冲击的那个季度外,中国经济实际上一直在以接近10%的速度狂奔。

  显然,中国自身的资源势难以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亦更难以支撑过去“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扩张方式。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来让狂奔的中国增长列车放慢速度。

  但是目前的宏观调控是不知应该踩刹车还是踩油门。其实,当前调控中最大的危险在于,我们行走在一片复杂的沼泽地中,并且我们也许根本不知道这台新车的刹车和油门在哪里。

  聚焦新一轮宏观调控调控转向应该说,去年,除了对物价最为敏感的央行在强调调控外,政府并未形成宏观调控的一致声音。但是,随着前述一季度指标所昭示的过热情景,中央开始形成宏观调控的共识,进行一系列部署,并予以重拳出击。试回顾一下当前宏观调控的行程。

  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走势。据官方公布的消息,会议认为,当前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有些问题还在发展。集中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由此带来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货币信贷增长再度加快,物价总水平继续上升。

  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缓解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矛盾、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

  在政策执行上,要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在做法上,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会议提出,根据形势发展,必须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严格土地管理。整体上看,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是从严、偏紧。

  政府部门的声音之后,接紧着是媒体的吹风。国内《望》周刊发表文章,呼吁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要统一到中央政策之下来。

  国务院则发出具有法规效力的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在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信贷投放增幅过大,造成煤电油运供应趋紧。这些虽然都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有效、妥善地加以解决。

  这是继4月9日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后,不到1个月时间,中央又召开有关会议,而且级别更高。两次会议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而两次会议都强调“统一思想”,恰恰表明了当前各地对于经济形势的认识可能仍不统一,做法上也不一致。

  自从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之后,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认识已经从经济的角度,进一步上升到政治高度。反思2003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中央一直试图用口头警告、软指令以及货币政策的办法,希望过热行业减少新投资,但效果都不明显,反而使投资愈演愈烈,潜在风险更大。宏观调控开始由经济调控进入行政调控。

  调控的核心是贷款和土地

  调控的核心则是“控制两个阀门,一个是贷款,另一个是土地。”因此,预示着与贷款和土地有关的项目将进入政府整肃的视野。

  铁本成为本轮宏观调控首先倒下的企业。作为江苏常州的一家原本只有200万吨产能,2003年仅产钢80万吨民营钢铁企业,却雄心勃勃梦想发展为2000万吨的大钢厂,近两年刚在包括长江边的地段上低价征地9400亩,预备投资106亿元,首期建设年产800万吨的钢铁项目。

  然而,两周前的4月13日,由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审计署、银监会等有关部委人员组成的国务院派出的专项检查组对该项目的工商管理、项目审批、土地保护、环境保护、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宣告了本铁世界大钢厂梦想的破灭。

  疾风暴雨之下,铁本临江钢铁基地现场建设全部停工,铁本公司在江苏常州东安镇的老厂亦被有关部门派出的督察组暂时控制,铁本公司董事长戴国芳的家贴上了封条,其本人已被拘留。

  铁本,正式掀开了中国新一轮宏观调控由经济调控走向行政调控的序幕。很显然。政府的目的借铁本杀一儆百,尤其是警告对地方投资极有热情的地方官员。

  铁本案后,进入5月份,宏观调控继续升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在该目录中,有10种行业的项目被列入了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根据规定,被列入禁止类和限制类的行业项目,各金融机构要停止各种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这10种行业的项目包括: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石油和化工行业,机械行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医药行业,印刷行业等。

  与《目录》同时发出的还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对属于禁止类目录的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坚决限期淘汰、依法关闭。各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各种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已实施的项目授信要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收回。对于限制类目录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立即停止审批,拟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在建项目暂停建设,由各级投资主管部门牵头进行清理整顿,区别对待,分类处理。在清理整顿期间,各金融机构要停止给予新的各种形式授信支持。

  土地和信贷是温总理强调的控制经济过热的两大阀门。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表示,今后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铁路、管线项目,以及经国家批准,确定可以分期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一律不得分期办理建设用地审批,其他建设项目用地凡是分两期以上审批的,均属于违法分拆批地行为,按骗取批准、非法占地论处,分拆批地的责任将由分拆项目的审批机关承担。

调控初见成效

  这一轮的宏观调控下一步会如何进行?从4月份的指标看,调控已初见成效。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增幅比今年1~3月回落5个百分点。4月当月投资3989亿元,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8.8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796亿元,增长4.4%;地方项目9251亿元,增长53.7%,增幅比1~3月回落6.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主要过热行业投资增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6.5个百分点、39.8个百分点、21.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和9.5个百分点。只有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增速继续上升。

  从新开工项目上看,1~4月份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30.5%,但4月当月新开工项目同比仅增长5.9%.从这些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渐进式改革经济隐患凸显

  • 下一篇文章: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淮桔成枳”现象与“本土化”特征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紧缩政策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紧缩政策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紧缩政策后的中国经济走势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