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斯温题为《不要把中国说成魔鬼》的文章说,散布“中国威胁论”将分裂亚洲,根本无助于美国制定对付中国崛起更有效的政策。 为了应对中国的可能崛起,各主要大国和地区都提出了自己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措施。认为中国崛起会挑战其现有地位的大国,如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在大肆宣扬中国的崛起将威胁世界的同时,强调要对中国严加防范,还有的人提出了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如1992年8月26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民族孤立主义使中国成为世界祸源》的专栏文章,煽动美国和亚洲国家绝不能对中国姑息迁就,“如果美国现在不能行动起来,与亚洲国家领导人一起遏制中国,势必发生战略性错误”。1995年6月28日,《纽约时报》又在题为《擦去东南亚条约组织宪章上的灰尘,备好待用》的评论中,公开提出恢复东南亚条约组织,以“遏制”中国。1995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在国会上公开声言:“现在中国不对我们构成直接威胁,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今后几十年,中国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我们正在奉行一种政策,以便遏制这种潜在的威胁。” 相反,有些人则提出要立足于同中国做朋友,如美国的巴巴拉·富兰克林在《中国-崛起的经济巨人》中主张对华政策应根植于“同中国做朋友的长远目标,以尊重、平等态度对待中国”。1996年6月10日《美国之音》播发的评论说,与正在崛起的中国打交道的最好方式是通过“接触”,和中国对话、交往,才能以和平的、建设性的方式使中国成为当今国际秩序的一部分。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坎佩尔称,在中国成为军事大国之前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是美国当前的目标。克林顿给“接触”下的定义是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法”。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