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 当前国内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1.关于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当前国内可能发生金融危机。有两个根据。第一个根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相当高。在国外,呆账、坏账、不良资产比例这么高的话,老早出问题了,老百姓不相信银行,跑来挤兑。银行兑不出钱,就倒闭了,于是发生连锁反应,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难道不会出问题吗?第二个根据:农村信用社一半以上已经资不抵债了。一些地方,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农民把某一个信用社包围了,兑不出钱来,就砸了。然后,上面想办法调些钱来偿还存款。一半以上信用社资不抵债,难道不是发生金融危机的迹象吗?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前不可能发生也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也是两个根据。第一个根据: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我们的外汇储备到2002年3月底已经超过2200亿美元,哪里像发生金融危机呢?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都是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大量流失,中国根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第二个根据:2002年5月底,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已接近8万亿元了。2001年一年就增加了8000多亿元。可见,老百姓对于人民银行是信任的,是往里头存钱的,从来没有发生挤兑的情况,哪里会发生金融危机呢? 2.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事实根据。那么,当前金融会不会发生问题呢?我们说,这两种观点都不大正确。第一种观点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第二种观点是不了解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国内可能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外国的银行是私营银行,私营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高了,人家就不往里面存钱了,不相信你了,把钱取走了。中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中国的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的银行。老百姓不懂什么叫不良资产比例。他也不关心它,不问它。他就认定一点:你是国家银行,你不会让我亏本的。假定你对某个存款人说:“你别往某个银行存钱了,它的不良资产比例很高了。”他说:“我怕什么?是国家银行,它能不还钱?它能亏我的?”所以说,这个问题在目前不会发生。不少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是事实,但不要紧。为什么?影响中国金融大局的,是城市金融,而不是农村金融。何况,农村信用社出问题,星星之火不会燎原。它是某一个乡、某一个镇的问题。信用社是农村的。这里出问题了,一告急,省银行调一些钱来,马上就化解了。所以说第一种观点是不了解中国的情况。 (2)第二种观点认为不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不了解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有可能发生问题,但不在现在,而在中国加入WTO5年之后。那时,外资银行可以从事人民币的存款业务了,问题将在那个时候发生。因为外资银行规模大,势力雄厚,而且外资银行服务质量高,技术水平先进。这还不算,外资银行能替存款户保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在瑞士银行存的钱,到现在还没查清楚。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存在瑞士银行多少钱,现在还在查呢!中国老百姓认为外资银行会替存款户保密。这是一般老百姓的心理,他们怕露富。他讲:在金融实名制的情况下存进银行的钱,一查起来,不就露富了吗?你对他说:“不要紧的,没关系。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县以上的人民法院、县以上的人民检察院下文才能查人家的存款。”他们不相信,他们认为本单位领导同银行领导串联在一起,本单位党委书记打个电话不就查到了吗?他们还认为,就算你不查,但对银行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县以下的,不放心。比如说,营业员跟人家吃饭、聊天,喝多了,就说“某某人家不错,最近他家又来存钱了,他们家的存款又增加了。”这一下可不得了,于是他们家的孩子就可能是绑架的对象。基层的摊派,他们家的份额就可能多一些。他们总是有这种担心。外资银行进来以前,没有办法,只好往国有银行存,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余地。去买股票,买股票被套住了,所以只有往银行存。外资银行进来以后,情况就要发生变化。要知道,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怕现在不良资产比例高,怕就怕在老百姓今后不存钱了,新存款不往里存,旧存款没有到期还不取,怕利息有损失,一到期就取。这就发生问题了。因为银行的放款和存款是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减少,放款要收回。放款收不回来,不良资产比例不就越来越高吗?问题将在那个时候爆发出来。就像幼儿园小孩玩游戏,有10个小朋友,只有7个小板凳。小板凳围成1个圈,10个小朋友拍手、唱歌,围绕这个圈转,不会出问题。他们唱得挺高兴的,歌声一慢,一停,马上抢位置,肯定有三个小孩子没有位置坐。所以国有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存款不断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问题将爆发出来。那时怎么办?这是个现实问题。到那个时候,农村信用社再出问题,省银行自顾不暇。救火队没水了,怎么救?问题也会在那个时候爆发。因此金融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相当严峻的。怎么办?只有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二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多年以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谈如何改善经营管理问题,而没有涉及体制改革问题。当时主要考虑的是。第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体制上有没有改革的必要性?结论是没有必要。第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果在体制上要进行改革,比如说改制为股份制银行的话,那么有没有改革的可行性?结论是:难度太大,没有可行性。 因此,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界就已经有人提出国有独资银行改制为股份制银行的建议,但从未引起过重视,甚至还被认为是“误导”。一耽误,就是十多年。现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问题才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加入WTO以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有关。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已经被多数人认识。归结起来,必要性在于: (1)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现代金融企业,才能实现政企分开,使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并能建立起促进效率增长的激励机制和防范风险的约束机制。 (2)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才能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并建立规范的资本金注入制度,从而将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 (3)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才能使改革后的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银行内部的管理才得以完善,各项制度才能被有效地执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除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外,目前还找不到第二条可以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付中国加入WTO以后的银行业挑战的有效对策。 2.于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推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大体上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各家银行都实行分拆上市或切块上市;第二种方案是交叉持股,几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相互交换股份,同时改制为股份制银行;第三种方案是根据每家银行的实际情况,各自采取“整体改制、分步到位”的做法。 三种方案比较的结果,我认为上述第三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大。 (1)第一种方案,即分拆上市或切块上市方案,对于工业企业通常是适用的,但却不适用于银行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是全国统一核算的,某些分行是存大于贷,另一些银行是贷大于存,资金统一调配,不宜分拆上市或切块上市;另一方面,目前全世界的银行发展趋势是合并,银行规模大,优势才显现,如果把中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拆上市或切块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