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农业经济

上一页  [1] [2] [3] 


Tags: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      ★★★ 【字体: 】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9:57:10   点击数:[]    

有利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给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
(3)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和公共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各级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工作站,建立党、团、工会组织等;有关部门要按其职能进行跟踪服务,包括安排必要的投资、建立信息网络、定期发布信息等,切实解决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各中非政府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能人大户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和帮助,减少“盲流’,促进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夏绪梅:《基于波特——劳勒激励模式的农村人口流动行为分析》,《农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2. 孟令国:《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2004年第1期
3. 冯景波:《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农业经济》2004年第3期
4. 阮晓莺、魏澄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农业经济》2004年第11期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农民收入六题

  • 下一篇文章: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政策的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
  •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政策的思...
  •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
  • ››农民工退保:贫穷的无声表达
  • ››回眸2005年中国农村三大历史性事件...
  • ››关于循环经济框架下山区农业营销创...
  • ››农村居民的购物地选择行为:对村级...
  • ››宁夏羊绒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实施
  • ››勃利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 ››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与政策思路 韩...
  • ››关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初探
  • ››关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若干问题思考...
  • ››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 ››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
  • ››关于我国氧化铝工业节能减排的策略...
  •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点思考...
  •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的分析...
  • ››关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相关问题的解...
  • ››关于我国成人教育立法的思考
  • ››关于我国咨询顾问行业的全方位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