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企业工作的经历,有9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基础。而且,与50年代末不同,我国农业有巨大规模的过剩劳力;我国的工业有巨大的“过剩”生产能力,呼唤着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共产党政府拥有动员农民的丰富经验和强大组织手段,能够组织农民快速建设新的大都市。
我们的答案有了。山东300万农民来新济宁干什么?因为那里在建设大型新城市,为他们迅速拥有大城市住房提供机会,能够在本质上改善他们的生活。如果政府组织他们劳动,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建设大型的新城。
第二,山东300万人在新济宁这座大城里做什么?答案是:他们做3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需要做”的一切工作。
城市的产业“特色”不是任何人能事先规划、预料的。直到80年代早期,美国还没有人预料旧金山湾区的南端会出现“硅谷”,成为整个旧金山地区的经济发动机。然而,没有硅谷,一个叫做“旧金山”大都会区的巨大城市带也早就在那里了。聚居人口是旧金山最大的资源,建设和完善城市居住设施,是这个城市最大的产业。劳动创造财富,有城市就有城市经济。这就是新济宁城的经济可行性。
1.新济宁的百万民工原来有工作吗?他们原本就没工作,所以没什么现金收入。在自家3口的3亩耕地上,他们一年最多“工作”三个月,只是从土里刨食,喂饱自己和家人。在剩下的9个月里他们中的多数日常“工作”是打牌、赌博、闲聊。还有人在辛勤地“做无用功”:为了多生产几斤粮食,顶着日头,天天用手去拔自家那三亩地里的草。不劳动就没有财富,农民贫困是因为没“事”做,村里没有“需要”(或“值得”)他们做的事。
2.新济宁城有什么事需要300万民工来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通过劳动去创造财富的动力从哪里来?是“需求”带来的。新济宁有什么需求?(1)一座全新的伟大城市在济宁拔地而起,需要百万劳工,为山东的上百万农村劳动力提供了6年的工作岗位,还为他们提供了自有的百万套城市住宅。(2)当这城市有了百万套住宅,300万原来意义上的农村人住了进去,“新的需求”将成几何级数往上攀升。聚居规模创造密集的交往,创造相互依赖,创造无数围绕吃穿住行的、从本质上完全不同于乡村的新需求,也就是创造300万人的城市所需要的一切需求。如政府大楼、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西装领带、治安警察、防盗门、大医院、大学、中小学、教师、幼儿园、电影院、电视台、报纸、园丁、冰箱、饭馆、厨师、饮料、麦当劳、疏通下水道的工人,等等。有了这些需求就“值得”去生产,而生产创造更多的生产需求。
3.既然我们现有的旧城都充斥失业人口,缺少工业基础的新济宁会不会成为创造失业大军的据点,成为像拉美城市那样的社会火药库?当然不会。(1)拉美城市贫民是无产者,是缺少9年义务教育的、无组织无纪律的懒散贫民。在那里,社会基本秩序都没有;虽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却相当恶劣。新济宁的300万居民是由党和政府组织起来的有产者,是勤劳勇敢、能写会算、有恒产、有恒心的市民。在那里,社会里的多数劳动者还经历过6年的夜校培训,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与新加坡和日本相似。(2)旧城居民是从就业变成失业,而济宁新城的居民是从无业变成至少部分就业,从没有现金的人变成有现金的人。(3)旧城中相当一部分人失业,原因不是没活干,而是只干“好活”,不干“赖活”。济宁新城的居民刚刚从无业农民变为城里人,没有就业心理障碍,愿意干任何脏活累活。(4)新城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土地和劳动力便宜,比旧城更容易吸引工商业投资者。(5)
300万有产者聚居的城市,需求是全新的、全面的、巨大的,对任何生产厂商都有极大吸引力。有需求就有生产,有生产就有工作。新济宁人需要小汽车,小汽车厂会就近装配。新济宁人需要绿化,苗圃培育产业就会兴旺发达。正因为上述道理,工业化时期先进的欧洲旧城充满失业,充满阶级斗争,而落后的美洲新城价格低廉、生机勃勃,社会祥和。正因为上述道理,当香港、上海等旧城死气沉沉时,深圳新城却在一夜间成为创造就业的中心。
我们的答案有了。山东300万人在新济宁这座大城里做什么?他们此前是小农,原本就没工作。新济宁需要他们苦干6年,为自己建设一座新的大城,然后去做那个300万人口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
第三,工作需要或许是有的,但没有“钱”,工作需要怎么会成为工作“岗位”?答案是:不是先有货币后有劳动和财富;相反,是先有需求,后有生产,然后才有货币。市场的发达和钱的“万能”让人们经常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忘记“钱”的来源,忘记了纸币和国家银行的来源。
1.什么是货币?劳动创造财富,货币不过是交换财富(和劳动)的媒介。这种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四类:计量、交换、储存和迟付(借贷)。
2.济宁新城里的钱从何而来?每个新济宁人都来自货币经济,心中对劳动创造的财富都有一把货币尺子。因此,货币的计量、交换、储存功能原本就可以被“代金券”和简单的帐簿代替。满足城市需求的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带来交换劳动的需要,带来“计工券”或者“代金券”,带来高利贷者,从而方便生产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其实,“住宅交换券”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一种“货币”,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
3.没有货币能创造财富吗?我们共和国的历史证明,资本能创造财富,没有资本也能创造财富。但是,不劳动,哪怕是有钱也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才能为我们数亿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农民带来富裕。在没有多少货币的条件下,我们新济宁的英雄居民,在政府的组织下,就已经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核心财富。每户的住房都属于一个30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入住的那一天就已经大幅升值了。
4.货币怎样来到新济宁?如果是市场的原始阶段,建设新济宁的时候,特别是大城居民区建成以后,高利贷者就会来,带来全国流通的货币,满足居民储存和迟付(借贷)的需求。
但是,我国已经拥有发达的商品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在高利贷者到来之前,国家银行就已经介入了,为居民提供货币。济宁百万套住宅的每一套都能在银行抵押出数以万元计国家发行的纸币,用于投资和消费。
5.生产者厂家会来济宁落户吗?济宁人手里的现金,使国内外一切期待在这座大城里销售他们产品的厂家眼红,吸引他们来此就近投资设厂。 如果笔者对上述问题的思路是可行的,那么,更多的需求、更多的生产、更多的货币一定会来到新济宁。新济宁是有良好秩序的城市,新济宁的劳动者有中国农民勤劳工作的悠久传统,有9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基础,有6年工地夜校的技能培训,有6年严守纪律、团结奋斗建设家园的光荣历史。他们是严密组织起来的市民,而且属于世界上质量最高、价格最低的那类城市劳动大军。 不仅如此,笔者对新济宁还有更高的期待。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将经历无数的危机和曲折。 克服这些危机的曲折的道路将塑造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如果我们相信危机能催生中国人的智慧,催生出色的领导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希望,济宁新城最终能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大型城市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