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问题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日本的日元、中国的人民币等,而且 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样,在跨国电子交易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网络 消费者如何了解另一国家的销售者的产品报价折合成本国货币是多少。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 影响着人们潜在的购买欲望. 4.1.5 法律问题 目前中国还没有有关电子商务的法规,网上支付的风险较大。数字签名的合法性问题尚未解决,这对 电子商务的发展很不利. 4.2 对策 4.2.1 积极向电子支付国际通用标准靠拢 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正式的电子支付的国际标准,但西方国家较多采用的是Visa和MasterCard共同开 发的SET标准。由于该标准得到了IBM、HP、Microsoft等很多大公司的支持,它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 准,并获得IETF标准的认可。就目前情况看,SET是电子支付安全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需要组织力量 认真地加以研究,各单位在设计电子支付系统时,也应考虑今后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4.2.2 建立全国统一的支付网关和认证中心(CA) 在技术标准上应具有战略性眼光,不仅要建成全国统一的支付网关和安全认证中心,而且要努力和国 际标准接轨。克服部门的局限性,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尽快合理设置认证中心,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 务。具体措施上由人行牵头,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加强和国际金融业的广泛合作,推 动网上银行结算体系的规范化、国际化. 4.2.3 利用软件实现跨国支付 针对跨国交易的货币兑换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货币自动兑换软件集成于电子商务服务器中, 实现全球性电子商务处理服务。这样,任何人就可不受限制地通过Internet在全球任何地方购物消费。可 采取多种可自由流通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以解决由货币尚不能自由流通(如中国的人民币等)引起的问题. 4.2.4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中国目前有关电子支付法律的制定刚刚起步,大量的法律新问题需要研究,如电子支付的定义和特 征,电子支付权利,涉及电子支付的伪造、变造、更改与涂销问题等,因此,必须及早立法,确定网上银行的 资格认定,规定网上交易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并严厉打击黑客犯罪行为,将电子支付纳入到一个安全的、可 预测的法律框架之内. 4.2.5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由政府牵头,各商业银行、中介机构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响应,提倡实名交易、诚信交易,并借鉴发 达国家经验,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 玲,陈 进,王小延.电子商务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26~127. [2] Carol M. Cram.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3. [3] 刘树安.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十大问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9):62. [4]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电子支付中存在的问题[EB/OL].http://www.gdfi.com.cn/dzsw/class/ index.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