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面对“两个突出矛盾”,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四大建设和四大体制改革问题。其中,社会、文化和政治三大建设和四大体制所解决的正是“两大矛盾”中的社会矛盾。客观地说,以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四大体制改革问题为标志,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跨入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全面体制改革阶段。 五中全会还第一次提出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我国的改革已经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转入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全面改革阶段,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第二个春天。今年我们已经发现全面改革的许多亮点:今年是改革攻坚年,今年的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全面铺开;农业税已经有28个省区市免除,其余三个省也将在明年免除;国内外非常关注的汇率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今年全面铺开;今年取消了计划经济的重要载体——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今年国务院加大了对改革的组织和协调,今年出台了公务员法等等。 如果认为,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已经建立,我国的经济改革任务完成过半;那么,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还刚刚起步。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完善”经济体制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互相交织,这些改革进度差异非常大的改革为我国“十一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改革提出了非常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四大体制的全面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