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着严重的机会不均等。以教育为例,现阶段我国仍然没有实现全面的义务教育,很多地方的人们缺乏基础教育,这就导致这些人缺乏竞争力,收入自然得不到提高。以就业为例,现阶段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大量农民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选择工作,只能从事那些“脏、累、苦、险”的工作,收入自然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比。再以融资为例,现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愿意给大企业提供资金,而小企业、农产很难得到贷款,只能小本经营原地打转。 人们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收入分配制度的严重不平等,一部分人由于先发优势占据着大量资源,于是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总是得到高额收入,而另一部分却由于得不到平等的机会,总是处在收入水平的底部,而且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很难达到机会拥有者的收入水平。这就导致机会不平等成为决定这两部分人收入差别的主要因素,与市场化的分配制度背道而驰。 最后,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结构的发展是社会不公的“绊脚石”。 牺牲农村来换取城市的二元经济体制,是我们中国今二十年发展的主基调,以远远低于成本的农村生产要素来换取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正是这种牺牲农村的发展体制,我们带来的附件成本开始一步步显现,“三农问题”的长时间无法妥善解决,不当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更对我们的社会能否安定也是一个问号。 四、解决社会不公平的良方何在 1、完善国家政治体制构建是“第一剂”良药 针对各种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冲击,政府只有通过自身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从配置资源的各个领域退出,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行政权力转化为不平等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在推行政府体制改革时,必然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因此,改革必然会经历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政府必须坚定目标将改革推行到底。具体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逐步取消各种行政审批权,彻底清除计划经济残留思想的影响,进行市场化操作,减少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高腐败及其他非法行为的成本,阻截寻租行为的发生,防止“权钱交易”的非法收入逍遥法外,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 2、消除行业垄断是一副必备“猛药” 针对行政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只有不断消除对非自然垄断性行业的行政垄断,引入竞争,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才可以打破垄断利润,使所有人处在相同的收入分配起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由于目前存在行政垄断的行业都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涉及的企业、员工众多,因此改革要循序渐进,一下拿走所有人的超额收益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抗。具体来讲,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加强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内部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二是制定消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法律法规,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三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审计企业利润,规范员工收入,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3、实现社会发展机会均等是“常备良药” 要想改变机会不均等带来的人们收入的不平等,仅仅依靠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的人们进行呼吁,或者期待机会拥有者主动放弃一些不平等的机会是不现实的,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这也正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具体来讲,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积极推动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实现所有人拥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四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 4、重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是长期服用的“大补丸” 首先,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面对农村经济,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大量减免农村税费,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同时在落后地区加大公共支出制度,通过补贴、救济来实现“先输血、后造血”的发展思路。 其次,完善落后地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财政补贴和商业运作,对渠道、多元化的解决落后地区基本的社会保障。比如对农村商业保险从私人商品向公共产品的创新转变等等。 最后,必须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国家政策制定的利益走向和社会收益的有效实现,从根本上保障社会公平实现的可预见性。
结 论 只有通过最深刻的认识到当前中国社会公平的现实和现状,从源头上-政治体系的科学构建上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发展才会真正走上一条良性之路,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和实现“三个代表”的目标才会成真。
参考文献: 1.周文兴,《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2.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6版 3.李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