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上一页  [1] [2] 


Tags: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      ★★★ 【字体: 】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9:17   点击数:[]    

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 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4]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1).
[5]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5月.
[6]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马尔萨斯模型与诺思模型的统一(二)

  • 下一篇文章: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一个思想家的成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评判...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
  •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