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流行的西方经济学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理性人消费者追求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据此可以得到消费品的需求曲线,理性人厂商追求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据此可以得到一条产品的供给曲线,然后依据所谓供给需求均衡,得到产品均衡价格,……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这样的解析套路来解决经济问题的。例如,一位老板不光想多赚钱,还想享受闲暇时间,则可以假设这位老板的幸福目标函数U既与利润π有关,还和闲暇时间T有关,U=U(π,T),对函数U加上凹函数条件,于是问题变成:在某种约束条件下,求幸福函数U(π,T)取最大值。如果要讨论一位消费者既要考虑消费C,又要考虑储蓄S,如何分配收入时,则可以先假定一个凹函数U(C,S),问题变成:在收入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效用函数U(C,S)取最大值。……我们可以举出许多这样的解题通式。 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就是这样应付经济学问题的。很明显,用这种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实际上只考虑了一个特殊情况、一种极限情形,即最大化情形,而更一般化的情况,即不取最大化时,显然没有分析。所以,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得到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用来解释一般经济现象,最多只能解释极个别经济现象。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以贯彻,于是涌现出了大批经济学家,此外还出现了不计其数的股评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的电台、电视台,每天都有许多股评家出没其间,侃侃而谈,其中不乏经济学博士、硕士。这些股评家在预测股市走势时,可以说有理有据、振振有词。上海电视台的节目支持人老左,为了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常常把股评家的预测作了记录,还时不时地出出股评家的洋相。老左问:老刘啊,你昨天预测今天的股价指数将会上涨,但是今天跌了,你怎么解释?老刘不慌不忙地回答:那是因为机构非理性抛售造成的。某一天老左又问:老李啊,你昨天预测今天股价指数会下跌,但今天上涨了,你怎么解释?老李胸有成竹地回答:那是因为散户非理性追涨形成的。——看起来,这些股评家和许多经济学家一样,接受的是同一种学问,他们只能解释理性人的经济行为,对于大量存在的非理性行为,他们解释不了。非理性人的非理性行为成了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的避风港,一旦理论解释不了时,就推到非理性行为身上。我佩服这些股评家的诚实态度,他们承认非理性行为的客观存在,承认有限理性人的存在。没有人要求股评家预测股市走势时应该百分之百地正确,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很可贵。 有人说,理性人假设是一种理论抽象,就象物理学中的理想气体、运动没有摩擦假设那样,实际中不存在理想气体,实际的物体运动总存在摩擦力,但这些都是理论抽象,是理论的表现形式。我认为这种类比完全正确,可以说百分之百地吻合。 物理学中的理想气体,是真实气体的一种近似,它只能近似描述实际气体的性状。实际气体的分子有体积大小,分子间还存在吸引力,而理想气体忽略了这些实际特征。所以,理想气体方程并不适用于真实气体,相反,真实气体方程,当假定气体分子的体积趋向于零、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趋向于零时,就得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理想气体虽然不存在,但可以看作真实气体的一个极限情况,当气体的气压相当低的情况下,真实气体就近似理想气体。分子物理学的重心是研究真实气体,而不是重点研究理想气体。再回过头来看看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它凡事研究理性人在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研究一般问题、普遍性问题,也就是说,它只研究“理想气体”,不研究“真实气体”,这样的“物理学”当然要遭到人们的质疑了。 把理性人假设和运动没有摩擦力假设相类比也很确切。通常的物体运动,特别是在地球上作运动,一般情况是会产生摩擦力的,所以运动无摩擦假设是一种理想情况。当接触面非常光滑,或者外力远大于摩擦力时,可以忽略摩擦力的存在,一般情况下则不能忽略摩擦力。如果物理学向人们讲述的仅是些无摩擦的理想情形,那我们的中学生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还会觉得很有意思呢!如果运动没有摩擦力,比如说,一个人想抬腿起步走路,由于地面没有摩擦力,他于是就滑倒了,由于地面没有摩擦力,滑倒以后就停不下来,只能一直往前滑,……如果碰上一棵树,你也抓不住,因为树干光溜溜的,于是拐个弯接着往前滑,……突然前面出现一只老虎,张牙舞爪扑将过来,不用怕,由于地面没有摩擦力,老虎一下滑倒了,这样,人和老虎一起往前滑,老虎永远追不上人,滑呀滑,…… 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向人们讲述经济学里的童话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