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左派最习惯的一个手法就是泛政治化,将学术上的争论引向政治上的争论,甚至引向"谁掌权"的"敌我矛盾"之争。左大培作为"忠诚的左派",自然也以此为拿手绝活,看什么问题,总能够上纲上线。比如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之争被其看成是"权力"之争,国企改制被其看成是"公有"、"私有"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把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看成是"修正主义",同时将改革裁定为"打着改革的旗号搞资本主义"。在他这种混乱的搅和下,广大民众将会对改革开放产生巨大的思想混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改革?到底什么是"打着改革的旗号搞资本主义"?到底什么是"打着西方经济学的旗号歪曲西方经济学"?到底什么东西"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眼中是异端的学说在中国成了正统"(制度经济学如科斯定律在西方经济学里是异端吗?),一个没有什么政治化意识形态的社会,有什么"正统"与"异端"可言?到底什么样"完全计划的经济条件下也能达到帕里托最优"?在左大培眼里,计划经济中的"无偿调拨"、"平价调度",每个人被计划锁定在某一"角落"里消极应付,才是"最好的局面"。实际上,计划经济已经实施过半个世纪左右,也不止一个国家实施过,也有无数的国家精英在设计与主导着计划经济的实施,但结果如何?谁都知道,号称可以做到"有计划按比例",但得来的却是无限的价格扭曲(不讲成本、不讲等价补偿的价格体系)、经济结构扭曲(重工业为重,轻视轻工业与农业)、民众生活扭曲(既短缺又免费的扭曲)甚至政治体制上的扭曲(人民政权的特权化、官僚化)的局面。 一切都被左大培们搅得一塌胡涂了。在这种泛意识形态化的侵淫之下,谁也不敢对亏损累累的国有企业说个"不"字,谁也不敢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更不敢提发展民营经济之事,对外开放之事,因为这一切都违背了正统的"一大二国"的体制,脱离这个体制,就有可能走向资本主义。 可是左大培们这种搅和时局的开倒车的作为,注定是难以得逞的。因为邓小平最重大的政治遗言:"三个有利于",已经奠定了今天中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不会再受到被邓小平时刻警惕着的"左派"的侵袭了。当他们蝶蝶不休地到处指责人的时候,中国大地上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就象无可阻挡的巨轮滚滚向前。当今的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不再遭受所有制形式的禁锢,只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大众的生活提高,都是可取的。同时,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是绝对的,都将不断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左大培所极力主张建立与存在的国有制、国有企业,其所具有的问题并非在今天改制的时候才具有,好象不改制它就没有问题似的。众所周知,中国国有企业问题不仅今天存在,而且在几十年前,在它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改革初期曾花费巨大力量去解决它,但并未能得到满意解决,而它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越来越大的拖累作用,国家财政、银行系统与股票市场都被拖累得危机隐现。因此,在未改制以前国有企业资产已经存在流失问题(它通过效率低下、亏损重重、贪污腐败等等形式流失),而在改制过程中,国有企业资产的"最后的流失"也只不过是过去这种流失方式的继续显效罢了。因此,对于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改制前与改制后的流失完全是同一回事,并非改制中和改制后才发生的事情。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希望看到这种流失。但与广大公众的这种想法不同的,恰恰是把持着国有企业实权的某些人,他们不象人们这样想、这样有良心,因为他们在长期追逐着国有企业的资产而千方百计将其化公为私后,还想在国有企业成为"最后的国企"的时刻,再作最后的"资产阻击",作"最后一啃"(最近报道的某县县长在国企改制中受其县委书记之"迫""不得不"吞下几十万的受贿款,就是一个说明)。可见,左大培们虽然口头上说是维护国有制,但实际上是维护这种对国有制经济的侵蚀与阻击,因为他们极力维护的体制正适合这样的"权力运作"。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确实以劳动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科学与伦理的出发点,这与广大公众的思想趋向是一致的。但过去所建立的计划经济与国有制形式并不天然地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马克思原本的思想取向;并非越"左"就越马克思主义,如此,只能对马克思主义的败坏!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败坏的局面,比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冷落与对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就说明了这种情况。因此,今天马克思主义受到人们的冷落,实际上是左大培们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泛意识形态化并长期强加于人们头脑上的一个负结果。今天的开放时代,使人们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及批判精神,因此过去的束缚人们的教条自然就变成了受到拒斥甚至批判的对象。 如果马克思当年曾经有过计划经济与国有制的设想,那也只是设想而已,在他看来,这种设想决非经过充分的实践与理论上的说明,决非是绝对需要确立而不能有任何改变的。任何僵化了的形式都不属于具有革命性质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辩证法思想家的马克思哪有可能接受这些绝对化的形式呢?马克思留给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只是"自由人联合体"这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它之所以抽象是由于还没有现实与之对应,马克思与后代的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个设想的现实对应物。 因此,左大培们与其说是在维护马克思主义,不如说是打着马克思的旗号而反马克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