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上一页  [1] [2] 


Tags:


   评点中资银行可能的掘墓行为      ★★★ 【字体: 】  
评点中资银行可能的掘墓行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6:55   点击数:[]    

贫爱富”的做法很反感,他完全可以变更开户银行。


  这里举个例子。记得四五年前,中国的电子邮件系统都是不收费的,但容量往往比较小,那时用263电子邮箱的用户很多,笔者也是263用户之一,觉得263电子邮箱速度快,容量也相对较大,很多人把263设为浏览器的主页。但在三四年前,中国的电子邮箱提供商掀起收费运动,263的邮箱全部收费,而新浪邮箱还保留一部分免费邮箱,可以安置263的难民,于是一夜之间,数百万263邮箱用户投奔新浪。再到两三年前,电子邮箱又大面积免费,并且把容量逐渐提高了2G。今天,263邮箱包括其网站差不多被很多人遗忘了,但免费电子邮箱作为新浪和网易的广告平台发挥了重大的宣传和广告效应,促进了网上商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提供服务的角度看,提供商可以对每一项服务收费。这其中有些业务是主要盈利点,有些业务从盈利考虑是鸡肋但也不能没有,那么只要抓住主要盈利业务即可,对那些鸡肋业务收费可能成本大于收益,并可能严重恶化在公众中的形象。就象现在很多商场提供供购物者休息用的座椅,如果别的商家都不对此收费,偏偏有一两家商场对这些座椅收费,那么受此待遇的购物者肯定会鄙视并且抛弃这家商场。


  假设建行对小额账户收费,而工行对小额账户不收费,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很多人将更多地选择工行,而办理的可能不仅仅是小额存款业务。大江大河也是由小溪流汇集而成,拒绝小流量,当前的大流量也不会持久的。当然,如果中国所有中外资银行都对小额账户收费,那另当别论。否则会给其他银行,其他中小银行或者外资银行一个突破的机会,而首先收费的银行可能会遭受业务流失。


  再次重申,小额账户收费从经济角度看,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则的,但是从其他方面看,却伤害了广大中小存款者的感情。作为企业不能完全从经济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本企业的公众形象和亲和力,不要因小失大,尤其要避免象免费电子邮箱那样折腾一圈又回到起点结果把自己的市场份额折腾没了。希望这样的小动作不要太多,否则从某种程度上看,中资银行也是在为自己掘墓。


  三.漫长的整合之路——征服与被征服


  是征服还是被征服?是驾御还是被驾御?中资银行管理者在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之后要努力把握本银行的发展方向,把握中外资在管理和利益整合方面的主动和主导权。从所有权角度看,中资银行的管理者只是代理人或者至多是代表者,但是他们却代理着数额巨大的国有金融资产,如果不能从代表国家的高度去经营管理,很可能造成巨大的财富流失。


  战略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中资银行的控制与反控制整合活动会长期存在。深圳发展银行在新桥投资入股以后就发生了数年的股权争夺,影响了该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改善,并且最终被外资实际控制了。


  如果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没有根本性提高,那么随着存款的快速增长和坏账率的增长,这些银行将很快又会面临资本金不足的困境。银监会官员已经指出,用国内资源包装国内银行上市已经是“最后的晚餐”了,在资本金低于监管要求,甚至变成负数的时候,中资银行的利润盈余能及时补充资本金吗?以目前的利差和存贷比以及近几年的盈利水平看,估计是没有足够的能力。


  在资本金为零的情况下,如果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那么理论上外资只要投资一美元就可以控股。那么该银行就值一美元吗?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国有银行是否被贱买的情况类似,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如果国家当初对建行注资不是225亿美元,而是5000亿美元,那么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时候,他们取得同样的股份比例,是不是就要付出更多的资本金?或者说国家当初只注资10亿美元,那么外资只需以很少的投资就可以取得当前的股权比例,而同样支配着建设银行数万亿人民币的各种存款资产,用于投资等各项资产业务,其财务杠杆效应与投资制造业相比可能大几倍到十几倍。如果战略投资者用所控制的资产来制造点金融危机,也是有足够的筹码,即使是纯粹追逐利益的行为也会给中国宏观调控带来挑战。潜在的危险是权利义务的不平等,外资损失最多是所投入的金额,而动用数十倍于自身投资额的银行资产投资高风险业务的诱惑是巨大的。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银行的管理者肩负着历史性使命,你们的无作为或者个人妥协也许不影响自己的福利水平,甚至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却在给中国银行业掘墓。与此类似,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也肩负着历史性使命,任何不慎重的改革和开放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致美国经济学朋友的一封

  • 下一篇文章:左大培"高见":将经济学之争引向"权力之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评点中资银行可能的掘墓行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评点中资银行可能的掘墓行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评点中资银行可能的掘墓行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