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杜乐勋 从2000年到今天5年过去了,中国政府在贯彻执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上是否步伐不快,措施不力,收效甚微,于是,年轻的博士不满意了,群众不满意了。 张文康部长说得好,卫生系统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明确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卫生改革与发展是非成败的根本判别标准。 所以,高强部长指出在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以人为本,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 2000年的卫生改革,五年了,是否步伐不快,措施不力,收效甚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用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卫生改革与发展是非成败的根本判别标准来衡量,年轻博士们的判断不无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现在的问题在于,《指导意见》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能不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所以,《指导意见》措施不力是卫生改革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之一。 2001年夏天的青岛会议是在国务院领导李岚清主持下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李岚清在对一年来卫生改革的成就作出充分肯定之后,着重对卫生部门改革与政府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作出评价指出:应该看到,我国的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体制性、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目前,各地改革的进展还不平衡,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还不够协调同步,减轻社会和群众不合理医药负担的力度还不够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步伐还比较缓慢,人们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困难会更多,难度会更大。这些困难和问题,很多是由于改革滞后长期积累造成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从制度上、机制上加以解决。一年来的改革实践已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转变观念是搞好改革的首要前提。我们必须认识到,三项改革的过程就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在改革中,我们必须时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在制定三项改革的方案、政策和措施时,一定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能从部门、行业和机构的自身利益出发。这样,三项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改革就会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李岚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我国下一阶段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工作目标:要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扭转以药补医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实现这些突破,就要触及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需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李岚清副总理的上述判断实际上精辟地回答了卫生改革进展缓慢,收效不大的根本原因。第一,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困难会更多,难度会更大。这些困难和问题,很多是由于改革滞后长期积累造成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从制度上、机制上加以解决。《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上着力比较大,在制度上、机制上没有重大突破;第二,三项改革的过程就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在改革中,我们必须时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在制定三项改革的方案、政策和措施时,一定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能从部门、行业和机构的自身利益出发。这样,三项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改革就会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我们举双手赞成上述两条意见。 张文康部长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历程时进一步阐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上述意见,他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虽然改革目标明确,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管理体制、部门协调机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还没有突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区域卫生规划、资源结构调整、医药分开核算等改革措施进展还不够快;药品价格虚高、服务价格扭曲、补偿机制不到位,一些医疗机构缺少改革的活力和竞争的动力;在一些地区,群众反映医疗收费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一些医疗机构在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缺乏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服务质量和态度不佳,与病人缺少交流和沟通,极个别医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存在收受回扣、索要红包、甚至顶风违纪,社会对此反映非常强烈。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客观地审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敢于纠正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利益,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吴仪部长和高强部长主持卫生部工作以来,沿着李岚清副总理的判断继续努力。 卫生改革是三项改革的统一,它的突破口和重点恰恰不在医疗机构体制改革, 现在发现人们往往更注意医疗机构的改革,好像卫生改革不成功是医疗机构体制改革不成功;卫生改革市场化,是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市场化。其实,目前卫生改革的重点,它的突破口,恰恰不在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李岚清说,要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扭转以药补医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实现这些突破,就要触及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需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可见,医疗机构的体制改革这个硬仗还处于准备阶段。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包括医疗机构改制和改造是深层次卫生改革的任务,它是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医疗机构体制改革的任务在《指导意见》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没有涉及。可以认为医疗机构改制和改造工作并没有上升为《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所规定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卫生部起草的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重大进展,就是把医疗机构改制改造的任务补充到《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里来。 国务院办公厅起草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里虽然同意把医疗机构改制改造的任务作为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任务之一,但是仍然没有把它强调为改革重点。既然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包括医疗机构改制和改造是深层次卫生改革的任务,它是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前提。为什么迟迟没有成为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我们认为从许多迹象表明,医疗机构改制改造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虽然都有了比较统一的思路,但是,具体落实到可以实施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协调。比如管办分离问题,原则上大家都同意管办分离,但是,公立医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