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但对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系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性问题却始终处在不停地探索之中。这里笔者结合有关方面的知识做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逻辑前提 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如下几个显而易见的前提之上的。 1、社会系统可看成是一个具有相对封闭性(与地球外部(除太阳光外)很少其他交换)的独立的大系统。 2、社会系统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共同构成。其中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又各有自己的结构和构成。 3、人类作为有机体的存在,必然有感觉,于是必然需要满足感觉,从而便产生了欲望,这是人类的天性。 4、人类具有能动性,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演进动力 象火车的前进一样,社会系统的演进,也必然需要动力。那么推动社会经济系统演进的动力又是什么?是社会力。这里笔者认为社会力是社会系统中三大子系统的力的合力,即生产力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力、生产关系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力、上层建筑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力,三者的合力构成了社会经济系统演进的真正动力。其中生产力系统的作用力是最根本的。生产力系统是生产关系系统和上层建筑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关系系统和上层建筑系统作用力的本源所在;但生产关系系统和上层建筑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三大系统之间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三大系统的力的方向一致时,社会发展的进度最快。 这里有一个问题,生产力系统的力又从何而来?人的欲求。人是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也是生产力系统中的能动要素。人类不断满足欲求的活动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最初动力源,由此而改变了生产力系统的内部构成,由此而影响到生产关系系统力的作用方向和上层建筑系统力的作用方向,并最终由三者的互动而构成社会系统演进的推动力。 三、演进轨迹 社会系统的演进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系统的作用力,所以,生产力系统的不同状态决定了社会系统的不同状态。而生产力系统改变的主要标志是核心要素的改变。所谓核心要素,就是在生产力系统中具有最重要功能的要素。土地、资本、知识都是生产力的要素,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为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的改变,意味着生产力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按照核心要素的变换大体上可将社会系统划分为蒙昧时代、土地时代、资本时代、知识时代、理想时代等这样几个演进阶段。 1、蒙昧时代 蒙昧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没有形成核心要素,生产力系统处于胚胎阶段。 (2)人更多地表现为受自然界的支配,人类处在必然王国的境界。 (3)在时间上大体等同于原始社会时期。 (4)人类通过群体性来增强与自然界抗衡的力量。 (5)人类的观念表现为一种盲目性和神秘性。 (6)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产概念。交换作为满足欲望的一种要求,以偶然性的形式存在。 (7)随着生产力的成长,土地逐渐成为与人类最密切的“自然物”,土地成了生产中的核心要素,生产力系统初步形成,人类社会进入土地时代。 2、土地时代 土地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土地是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 (2)土地所有者是社会的最富有者和实际掌权者。 (3)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均以土地为标准和核心。 (4)土地所有者将得到租。 (5)无土地者将成为受剥削者。 (6)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有土地者与无土地者的矛盾。 (7)生产力系统虽已形成,但尚处在幼年期。 (8)这一时期在时间上大体等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9)交换开始从偶然性向经常性过渡,交换的密集处便形成城市。 (10)人们的观念与土地紧密相联,土地是万物之神。 (11)这一时期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促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系统向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系统转变。转变的方式总是要与一定的破坏形式相联系。 (12)随着生产力系统的进一步生长,资本逐渐居于核心要素地位,社会系统进入资本时代。 (13)这一时期的主要动力前期是有地者,后期是有产者。 3、资本时代 资本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生产力系统已逐渐发达,进入青年期。 (2)资本成为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 (3)这一时期在时间上大体包括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 (4)社会生产和分配以资本为核心,资本所有者获得租的大部分。 (5)无资本者将受到剥削。 (6)资本所有者将成为社会财富的所有者和实际掌权者。 (7)交换普遍化和效率化。 (8)社会主要矛盾将变为有资本者与无资本者的矛盾。 (9)人类逐渐脱离直接的自然的奴役,但又面临着被自身创造物所奴役的危害性。 (10)这一时期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促使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系统向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系统转变。 (11)这一时期的主要动力是前期有产者,后期是有知识者。 (12)随着生产力系统的逐渐成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时代。 4、知识时代 知识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社会生产以知识为核心要素。 (2)知识所有者成为社会的实际掌权者。 (3)社会生产和分配以知识为核心,知识所有者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所有者。 (4)知识所有者将获得租的大部分。 (5)社会主要矛盾将变为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矛盾。 (6)无知识者将受到剥削。 (7)人类将更多地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但仍摆脱不了受自然创造物的奴役。 (8)这一时期在时间上大体就是目前所讨论的知识经济时代。 (9)交换高效率化。 (10)消费将以有形与无形相结合,无形将占绝大部分。 (11)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促使以知识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向均衡生产力系统转变。所谓均衡生产力系统是指在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均取得平均利润,没有租产生。 (12)社会系统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13)生产力系统这时将进入中年期。 (14)随着生产力系统的进一步生长,这时人类社会过渡到理想时代。 5、理想时代 理想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社会系统进入到一种超稳状态。 (2)生产具有高度效率,分配具有高度平等性,消费具有高度合理性。 (3)社会系统运行体现可持续理念。 (4)人与自然系统高度和谐。 (5)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之间高度和谐。 (6)人类更注重于精神家园的建设。 (7)人类社会体现高度平等。 (8)没有核心要素。 (9)这一时期可能就是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10)在具体进入时间上目前无法确定,估计至少仍需几百年的时间全世界才有可能进入此状态。 四、演进的一般特性。 社会系统的演进呈现出许多一般性的特点。 1、自组织性。关于自组织的理论问题我们在系统论中已接触不少。不仅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自组织现象,人类社会也普遍存在着自组织现象。人类社会系统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特性,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的趋利避害性。 2、会出现涨落。由于社会系统中生产力系统内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不断发挥,使得社会系统处于一种经常变动状态;当达到临界状态时,原来形成的稳定结构会被破坏,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结构。新的稳定结构又会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向更新更稳定结构跃迁。 3、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对于自然界,笔者认为是运行在必然性的轨道上,至于出现偶然性,只不过是相对于人的认识能力不足而言。即如一枚硬币,抛出后出现正面及反面有些人认为是偶然的,但实质上应当是必然的。如果我们能准确的知道这枚硬币的作用力,我们就能准确地确定其出现是正面还是反面,可惜我们现在仍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人类社会则不然,由于人是这一系统内的因素,而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社会系统的运行轨道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人类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自然界的运动方向,但不能准确地预测自身。 4、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是其运行的时空范畴。对于社会时间和社会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