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Tags:


   温州的盛名与新十字路口      ★★★ 【字体: 】  
温州的盛名与新十字路口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1:1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勤劳、智慧、能吃苦,成为温州人在解释“温州模式”时惯常的回答。何以温州人可以把打火机做成出口品牌,可以使企业从服装和鞋业拓展到各行各业,可以让民间资本抱团出击国内国外呢?追本溯源,自由精神铸造了温州人一种不安分的性格,自由市场保证了温州民营经济的自我更新能力。

  从默默无闻到温州模式再到新温州模式,温州人体味到了“先走”带来的酸甜苦辣与辉煌。而在今天,当这种市场环境和精神在更多的地方得到推广和蔓延后,经济已相对“缓速”的温州不得不重新站在十字路口,考量如何找回当年领跑的身姿。

  两个模式更迭实现飞跃

  “奥康”、“红蜻蜓”、“报喜鸟”、“庄吉”、“德力西”……温州时常让人感叹的是央视广告榜中温州品牌之多。

  回顾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排行,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入500强的数量一直稳居全国其他地区前列,而温州企业的数量在浙江品牌中又占有很大比例。浙江因此被视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乐土”,而温州获得的称号则更多,“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印刷城”、“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泵阀之乡”、“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皮革生产基地”,甚至还有“时尚之都”的称号。

  成就这一切的,是一种被称为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思路。所谓温州模式,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在温州民营经济的积累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温州一直没有国家重点项目,没有大的国营企业,温州人就得寻找出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绝不嫌弃它是小商品还是大商品,只要做成大市场就行。

  同时,温州模式又是一个发展的经济形态。具体来说,民营经济自身也存在许多痼疾,如短期行为、人才瓶颈、家族式管理等,温州人不断尝试在模式内解决这些问题。

  一个事实是,从“杭州烧鞋”事件后,温商脑海中的企业机制也在摸索中不断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以管理为例,旧的模式中大量存在家族式管理,在如今的温州稍大一些的企业中已经基本被淘汰。现在多是家族控制,引进高级管理人才进行管理。产品上,旧模式中以量取胜的低档次商品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写着温州造的终端产品档次不断上升,企业的转型和再发展能力令人耳目一新。温州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从小商品、大市场,到以品牌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的转换。本质上,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它并不是温州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在市场中学习的。

  “经济减速”缘自客观规律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温州经济一炮打响,“先走”的优势是最主要的。在整齐划一的时代,温州人从小商品开始,较早地搭上了市场经济的大船,在其他地区基本空白的情况下,这种积累和扩张速度肯定是无可比拟的。因此,现在不难理解失去“先走”优势后温州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境况。

  据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的20年中,温州的GDP增长速度在浙江省11个地市的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但自1998年以来温州经济增速开始相对慢于浙江其他一些地区,2002年排名掉到了第七位,2003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随后的七八月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从这时起,“温州模式日暮途穷”以及“温州经济不行了”等等说法都开始流传,经济界对温州经济的忧虑也开始产生,温州似乎陷入“缓速”之惑。

  其实,这种缓速是相对的,也是正常的。它是相对于浙江其他地市而言的,在绝对速度上仍然不低。而且,先走的优势也是迟早要失掉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大家逐渐赶上来了。因此,对这种经济减速要有客观的认识,没有必要盲目恐慌,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这种现象是一种必然。

  温商闯荡世界的精神十分可贵,但在客观上,一些企业由于发展需要重心向区域内的大城市外流。而温州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除了温州是一个70万人口的小城市,在吸引外来投资上一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本地创业或者扩大产业又受到人多地少的限制,本地经济的松动似乎就有一些必然。

  新十字路口惟制度创新

  就温州市而言,目前又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虽不能以短期的GDP增速论英雄,但这也为温州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现在对温州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继续深化制度创新。

  在政府政策方面,相对其他地方,民营经济也几乎一直没有任何优势,最近台州的风头已经盖过了温州。由此,一些人也开始反思政府的“无为哲学”,这种在民营经济起步时可以称为水之于鱼的环境,是否也应该相应调整。

  在人才上,由于温州目前多数产业都是传统产业,对高级人才吸引力不够。现在江浙人才的走向首先是上海,然后是杭州,最后才是温州等地。这样就面临着一个产业转型的问题。

  温州市各界目前已经认识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的存在,产业集群和引进外资的战略已经启动。温州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做大名牌产品,并加大了城市配套建设的投入。同时,占地10平方公里的瓯海轻工业园区已经形成锁具、眼镜两大产业规模,而温州南部的皮革集群产业已形成优势,温州市投资200多亿的城市现代化功能建设已经启动。

  如今的温州在盛名之下,依旧是源源不断前来学习的模仿者和后继者。一个事实是,从上个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起,温州民营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为外地所瞩目和学习。延续到后来,无论是温州模式,还是新温州模式,温州的发展思路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左右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 下一篇文章: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国防建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温州的盛名与新十字路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温州的盛名与新十字路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温州的盛名与新十字路口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