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Tags:


   吴敬琏是怎样说的      ★★★ 【字体: 】  
吴敬琏是怎样说的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1:0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吴敬琏先生有关"批评"股市的谈话已经引起业界、经济界和传媒出乎意料地关注,争论正在进行之中。
   事件起源于吴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与观众进行有关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流。吴回答现场观众的言词后来被传媒概括为"吴的三个观点":中国股市像赌场;全民炒股不正常;中国股市市盈率太高。
   事至今日,吴并没有出面就此发表任何意见。据接近吴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吴不愿多讲,尽管有些言论显然是因为曲解他本意而发。这位人士讲,人大开会之前,吴不会出面说话。
   究竟吴本意为何,没有吴的解释记者不敢擅自揣测。但记者查阅了吴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述。主要观点如下:

   关于“泡沫”

  “在我国的股份制试点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没有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化改制,加之财会审计等制度不完善和证券交易法规不完备,使股票市场的发展失去了基础,加上对股票市场的种种误解以及过松的货币政策,就使得我国股票市场对企业经营的评价功能显得很弱,而其投机性却相当强。”
   “股价可以脱离企业经营状况,不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股市表现出很强的投机性。当然投机并不绝对是坏事,但是,如果纯粹的投机,加上大户操纵,弊病就比较大。我国现在合格的股份公司少,供给不足,需求很大,信息又不透明,使股价涨得很快。再加上一条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游资很多,就会出现股价上升的正反馈循环,于是泡沫就吹起来了。”
   “一个经济没有一定的投机活动,变成死水一潭,这个经济就没有活力。但是过度投机就会产生泡沫经济现象。投机资本横行对经济发展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日本、台湾八十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教训十分深刻。我们经济刚开始起飞,就出现泡沫现象,很糟糕。”
   “从1992年起,我就一再呼吁,不要让'气泡现象'在我国市场上出现。1993年讲得特别多,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气泡化现象,而气泡是早晚要破灭(崩盘)的。一旦崩盘,对股民和社会造成的损失都太大,所以必须预先防止。”(见《何处寻求大智慧》吴敬琏著1997年三联版)

   关于“赌博论”

   “经济学所说的'投机',是指这样一种经济行为,即不是为了使用,而为了销售(或再购买)而暂时购买(或出售)商品,以期从价格变化中获利。”
   “我们评价一种经济行为的善恶优势,首先不应当是某些道德训条,而应当看这种行为对社会所起的作用。”
   “投机活动在市场经济中有它不可或缺的功能,这就是有助于实现市场均衡,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不能一概否定。”
   “投机活动在与其他经济活动正确结合、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有它的积极作用。但是,投机的过度发展却是弊大于利的,特别是在投机活动如果在市场上占了支配地位的时候,它就要变成绝对有害了。”(见《半月谈》1993年第15期)
   “只有当投机者和投资者一块儿工作、股价能够反映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时,才能通过股市的价格机制,改善企业的经营,对创造物质财富起积极作用。如果一个市场上只有投机者,没有或几乎没有投资者,它就无异于一个赌场。赌博是一种'零和博奕',赢家所赢不过是输家所输。而且由于进行交易要付出成本,交手续费和交税,总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赌场上的输赢只能造成钞票在不同的人的口袋之间搬家,而不能创造物质财富。”
   “中国的股市有效性很差,而投机性则表现得极为突出。前几年就出过这样的笑话:某市有一家亏损企业上市。照理说这样的企业是卖不出价钱的,但是它的价格照样炒得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股民不知道甚至根本不顾企业的盈利状况。这就涉及到公司的制度的完备性、证券市场规范化程度,以及投资者的成熟程度等问题。”(见《何处寻求大智慧》)

   关于股评与经济学家

   “为了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普通股民的利益,传播媒介应当作正确的报道和引导。国外报刊的金融报道和股市分析,着重介绍企业的经营状况、技术后备、管理层变化等等,从而推测该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走势。而充斥于我国金融报刊的,却尽是渲染短期炒作技巧的所谓'股经'。有些'股评家'等而下之,不过是某些大'炒家'的代言人,以某些不确切的'分析'误导一般股民。”
   “经济学家应当依据一定的原理来说明问题,不能以利益为转移、朝三暮四。现在有一种现象令人感到奇怪,有的人前不久还在说政府不应过多干预股市,不应规定上市额度,法人股应允许转让;现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股市低迷都是由于扩容太快',政府不应该让更多的股票上市,不应当让法人股流通,如此等等。”(见《何处寻求大智慧》)

  平稳地放掉泡沫中的空气

   “从国外经验看,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很大的。虽然现在中国的泡沫经济还是局部性的,但它一旦爆破,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就更容易伤元气,所以必须及时加以处理,要趁现在气泡还不太大,把泡沫里的空气缓缓放掉。不过平稳地放掉泡沫中的空气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必须随着现在宏观调控的加强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做起来。一方面从股市的供给着眼,首先要花大力气建立一批合乎国际规范的股份公司,增加绩优股的比重;第二是坚决执行新会计制度,使公司的盈亏情况得到真实的反映;第三是公司只要合乎条件,就批准上市。另外一方面是控制需求。”
   “现在正在采取的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包括清理中央银行办的证券公司,把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提高到正利率的水平,还要清理违规贷款,对于股市正常化都会有积极作用。清理银行的呆帐、烂帐也很重要。”(见《何处寻找大智慧》)
   简而言之,从吴的文字里,看不出其有全面否定资本市场的思想。他从1992年至今一直呼吁规范资本市场,去除“泡沫”可以认为是尽心以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智慧培育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
   由于吴在谈话节目中短时间里口语化的叙述而传媒抽象其语言时忽略了吴一贯的理论背景支撑。如果全面地更准确地分析吴的观点,会更有利于问题的探讨。
   中国证监会已经有言:2001年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之年。股市调整出现波动不可避免,这必然涉及方方面面投资者短期利益。而长远看来,对证券市场来说是好事。
  在此市场与政策背景下吴个人一贯持有的警示,被过多的赋予了功能。这是个误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与健康发展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五)

  • 下一篇文章:迟福林:中国公共需求变化与反贫困治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吴敬琏是怎样说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吴敬琏是怎样说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吴敬琏是怎样说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