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的例15、例16,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用处,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教科书第67页复习(1)、(2)、(3)。在复习完了乘法估算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乘法估算的方法;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5。 教师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32÷4 提问: (1)要求“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是求精确的商还是求近似的商? (2)被除数最高位4够不够除? 教师指出:百位上的4除以4,够商1,求432的近似数要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400。 (3)400除以4得多少?这个商在算式中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上算式?为什么? 板书:432÷4≈100(页) 答: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100页书。 (4)如果把问题改为小丽平均每星期看了多少页,又应该怎么算呢? 432÷4=108(页) (5)比较估算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看是不是很接近。 432÷4≈100(页) 432÷4=108(页) (6)集体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915÷3≈ 792÷4≈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第一步求什么,怎样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 2、教学例16。 (1)怎样看出题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2)在黑板上列式3486÷7≈ (3)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应看前几位? 教师指出:被除数3486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除,就用它的前两位上的数除以7,这样才够除。求3486的近似数要省略被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等于3500。 (4)应把3486看作多少?(看作3500) 3486÷7≈500(千克) (5)引导学生看估算结果和实际除的结果是不是接近? (6)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5632÷7≈ 4780÷6≈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在求被除数的近似数时,两道题当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3、小结。 (1)让学生比较一下例15和例16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上的结语。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五第1、2题。教师行间巡视,观察学生是否都掌握了估算方法,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加以指导和纠正。 5、课外作业。练习十五第3、4题。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