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      ★★★ 【字体: 】  
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0:17:27   点击数:[]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l~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l.教师准备10的主题图和练习九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等。
                  2.学生准备10朵花(模型)、10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l~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l~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l)在屏幕上出示第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教师:画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我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一个老师,一共数出10人。
                  教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提问: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么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我又数了几遍,还是10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
                  (4)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5)让学生观察第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
                  (7)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l)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页上面的直尺;②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 10比9大。
                  (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
                  ②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
                  ③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
                  3.学习10的组成。
                  (l)学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并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摆小棒后,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3)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上就想到了。
                  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
                  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4.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结构:10是由“l”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l”,右边是“0”,合起来读10。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l”,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在节上格子里练习写10,教师作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数数。
                  (1)数实物(数10根小棒、10个小圆片等)。
                  (2)抽象数数:从l数到10;从10数到1。
                  2.完成第65页“做一做”的练习,先让学生根据10的组成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九第1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2.完成第2题。在屏幕上出示卫星发射情景的画面,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卫星发射时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完成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在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 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教师对全课作小结。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 下一篇文章:《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组图]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和提炼...
  • ››数学教案-可爱的校园 - 北师大版
  • ››数学教案-小括号
  • ››认识物体和图形
  • ››高矮教案
  • ››2.6.1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人教课标...
  • ››分 类
  •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
  • ››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之我见
  • ››小学数学合作交流之我见 马爱平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分栏式)教案
  • ››小学数学十二册的教案
  • ››小学数学十二册教案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案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