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      ★★★ 【字体: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3:14:19   点击数:[]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二、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从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理解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讨论法 

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2.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考虑课后练习二。 

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进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用幻灯片展示) 

①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②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3.发散训练(用幻灯片出示) 

(1)请仔细观察幻灯片出示的课题设计,想像一下其中的意境。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这一意境。 

(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教案)

  • 下一篇文章:《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2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3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 ››《我的叔叔于勒》之六“两”_九上教...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7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3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2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