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陈毅市长》教案2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25:07 点击数:[] ![]() |
|||||
陈毅市长》选场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 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5.了解“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二、阅读理解: 1.理解这场戏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矛盾的性质及解决办法。 2.了解陈毅和齐仰之的性格特点及其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陈毅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的妙处。 5.理解潜台词在剧中的深刻含义。 三、能力训练: 1.读课文,认真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 2.排演这场戏。 3.课外阅读全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预习。 1.“基础知识目标”中1、2条做练习。 2.列出情节提纲。 3.思考如下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1 .订正字词练习、情节提纲。 2 .导入设问:前面我们学的《白毛女选场》是歌剧,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剧呢? [提示:此问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文体特点,不与《〈白毛女〉选场》混淆。话剧,顾名思义,台词全部是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来表演。] 三、了解剧情,列出结构图示。 1 .列结构示意图。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写出结构板书图:
2.理解“冰糖葫芦”式结构。 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即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好比一个葫芦。全剧便是由10个葫芦串成的。 四、赏析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 1.学生分析个性化的语言。 2.教师归纳赏析。 话剧是靠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因此要求对话个性化。陈毅豪爽、机敏、直率、风趣、胸怀广阔、高瞻远瞩,所以他的对话诚恳亲切、泼辣、深刻、幽默、风趣。如陈毅求见被拒那儿句自言自语的话颇有个性:“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再次按铃,开门之后说:“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多么豪爽而泼辣。齐仰之的对话,则可以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特点。例:“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我一定效力!”这些对话都表现了他的个性。 五、问题讨论,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 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 剧情的发展。 六、理解“潜台词”。 设问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 设问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其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提示: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 七、精段阅读训练。 选段:从“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到“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详见课文) 阅读训练题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____一语,表现______。 (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固执急躁 B.自我醒悟 C.认识正确 D.爱国情感 (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_;“碱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达到;③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④尊敬、礼貌。(2)三顾茅庐;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3)A。(4)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5)这是情节高潮部分,矛盾解决了。) [说明:精段的阅读训练采取设计练习题的形式,比空泛的分析更有实效。这是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 教学后记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