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      ★★★ 【字体: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11:35   点击数:[]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教读课。

紧扣教学大纲,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应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运用注意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个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目标,需相应地采用演示、投影、讲解、谈话、讨论等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动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课前准备:

1.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教学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4.为每个学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节录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说出课题,简要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洨河 张 匀称

2.解词:惟妙惟肖 绝伦 古朴 奇观

(三)展示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四)阅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1.(教师板书题目,先写石拱桥然后在这三个字前再加上“中国”二字),提问: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的。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写石拱桥用了①、②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将桥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并分别放置100克砝码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点。

明确:桥梁呈弧形的叫拱桥;桥梁和河面几乎平行的叫梁桥。

4.作者写中国石拱桥举了两个例子,它们和第③自然段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概括──具体

5.请将第③自然段分层次,并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分四层意思。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6.看书,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

(学生读书,教师打出幻灯:赵州桥、卢沟桥)

明确: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明确: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即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8.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明确:“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一)、(二)、(三)、(四)作了具体介绍。学生解说:略。

9.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10.教师总结:以上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1.下面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确: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

12.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明确: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然后由学生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例证来说明之,以强化理解。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明确:注意词句顺序,合理周密。

13.完成教学目标四。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发阅读材料)

学生发言略

14.总结、布置作业

资料来源:《名师授课录》(有改动)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四册》人教社)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1

  • 下一篇文章:《为学》教案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中国石拱桥》教学案例2
  •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4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附同步练...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1
  • ››《中国石拱桥》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0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