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36:15 点击数:[] ![]() |
|||||
教学目标: 掌握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语言特点;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结构和语言特点。 教学性质: 教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查字典解决字词问题;找出总说和分说的段落;把多次出现又体现着苏州园林总特点的一个词找出来,加以体会。 第一课时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是字词。 (二)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分说部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几个特点。(联系预习题) (三)快读第1自然段,画出能表现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的句子,品味“据说”“到过”“要我说说”“我觉得”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四)阅读第2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2.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3.分析“图画”一词有什么作用。(联系预习题) 4.画出强调本段中心的语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提示:有关的语句有── (1)可是……有个共同点……一致追求 (2)务必……无论……总是…… (3)总之,一切都……决不容许…… (4)……唯愿…… (5)……没有一个不…… 5.反复熟读,在读中体悟,堂上基本背诵下来。 (五)阅读第3自然段。 1.概括大意(本段的中心)。 2.分析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提示:主要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借以突出苏州园林布局方面讲究“自然之趣”(美术画)而“不讲究对称”(图案画)。 3.画出强调本段大意的语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4.朗读,体悟。 第二课时 (一)参照阅读第3自然段的方式,自读第4至6自然段。要求:分别归纳中心(大意),分析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可以把全班分为三组,每组侧重研读一段,尔后交流、讨论。 提示: 1.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分说与总说的内中联系,时时顾及本文的“文眼”(图画之美)。 2.各段中,强调中心的词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绝对肯定的,话讲得不留余地,如“那是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二是述其大概,讲带有倾向性的特色,但话讲得留有余地,不排除特例,如“大多引用活水”。 3.要提醒学生多读。语言方面的妙处,往往不读是体会不深的。 (二)略读第7至9自然段。一方面,联系第2自然段的总说的内容,辨明它们与全文中心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与第3至6自然段相比较,辨明它们在全文中的位置,从而理解先写主要内容、后写次要内容的说明顺序。 (三)小结。 1.深入理解总说与分说的一致性,从而把握本篇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特点。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紧扣中心、强调和突出中心。 3.在表达方面,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写形容景物,以简短的议论分析原理,结合多种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特征说得明确突出,又生动形象。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四册》人教社)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