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孙权劝学(八年级下册)(网友来稿)      ★★★ 【字体: 】  
孙权劝学(八年级下册)(网友来稿)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04:07   点击数:[]    


东方实验中学:曹荣华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    见往事:知道    以为:认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一议论一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⑧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1. 完成练习一、二题.

2.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3.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一就    (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  (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    (自得、自豪)



教学设计(B)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查字典,理解“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浯的含义: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能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二、学生自读课文。

    1.  根据注释疏通字词,有疑难之处即提出来。

2.       教师落实重要词句。[可结合教学设计(A)。]

   主、学生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孙权劝学”。

    L  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③“卿言……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四、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读完后教师应作点评。

    思考讨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  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淡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作者邮箱: caoronghua005@126.com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 下一篇文章:《蜡烛》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孙权劝学(八年级下册)(网友来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孙权劝学(八年级下册)(网友来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孙权劝学(八年级下册)(网友来稿)
  • ››孙权劝学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