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55:14 点击数:[]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教学目标: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二、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版述学生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an )亩 :田间水沟 付说(yue )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出题检查掌握情况: (学生圈点勾画出颖难字词,并且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A、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学生如果还有疑难,可以让他们举手示意,老师再加以疏导,共同解决。 3、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一、 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 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另外一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三、 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 议论 2、一学生示范朗读,并请另一同学翻译,老师给予纠正出现的错误。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练意志,增加才干。 4、背诵第二段(采用抽查一两个学生的形式) 四、 分析课文第三段: 1、一学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五、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当堂背诵课文 七、完成练习(二)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