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字体: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45:18   点击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画面。

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 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

  5、背诵这三首古诗。

三、总结

  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附: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课外延伸

  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三首 教案(小六)
  • ››古诗三首(鹿柴 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
  •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 ››古诗三首(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