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字体: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1:48:13   点击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陈珏琳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相机点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以朗读训练为主导,穿插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朗读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
   3、以情境教学为主线,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采用“小老师”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练习:抄写课文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2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下一篇文章: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导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