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二年级语文教案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      ★★★ 【字体: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7:53:33   点击数:[]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 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鱼一般生活在哪里。
   2、板书课题,说说课文中说的鱼在哪里?
   3、看到小鱼在浅水洼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如果你是这些小鱼,你会有什么感觉?
   4、再读课文,读出对小鱼的同情。
  二多种活动,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1)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
    (2)学生自主读书,作闯关的准备。
    (3)各小组分别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自主参与展示活动。
   3、开展“结苹果,摘苹果”活动。
   4、开展送正字回家活动。
  三拓展活动,引导实践
   给出含有本课生字的读物,引导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
  一结合实践,引入学习
   1、学生谈谈将衣服晒到太阳底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2、浅水洼是什么样的?想想浅水洼里的水也将怎样?假如你们是离开大海的小鱼,现在生活浅水洼里会觉得怎样?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试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示范朗读。
    (3)模仿练读。
    (4)想象练:说你是浅水洼里的小雨,请说出你的想法和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说出小男孩惹人喜爱的原因。
    (2)讨论:“我”和小男孩对待水洼里的小鱼有什么不同?分小组读一读。
    (3)探究“小男孩”头都不抬,把一条又一条小鱼扔回大海,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3、巩固识字,练习写字。
  四实践活动
   结合想想说说,评选爱心大使: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你该怎么办?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你该怎,怎么办?一只青蛙被一个小朋友捉进了水罐里,你怎么办……
   快来看吧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7《我是一条小河》

  • 下一篇文章:《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教案-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
  • ››《比本领》教案几反思
  • ››9《兰兰过桥》
  •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教学...
  •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到》教学设计
  • ››23《三个儿子》片断赏析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案例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实录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三...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二...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
  • ››28《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