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生长与结果,作好更新复壮,剪除病、虫、枯蔓等。[15] “收拾残枝”之目的在清理葡萄园,使有害细菌不致影响葡萄乃至于葡萄酒生产。[16] “覆盖”应该是北方严寒地区葡萄安全越冬的一项措施。吐鲁番地区常年最低气温经常在摄氏零下25度以下,[17]对葡萄采取这样的保护措施是完全必要的。《唐年次未详(八世纪前期)西州寡妇梁氏辞(附判)》称:[18] 1 府司:阿梁前件萄,为男先安西镇,家无手力,去春租 2 与彼城人卜安宝佃。准契,合依时覆盖如法。其人至今 3 不共覆盖,今见寒冻。妇人既被下脱,情将不伏。请乞商 4 量处分。谨辞。 5 “付 识 [ ] 勒 藏 6 盖 分 [ ] 重 [ ] 7 诸 如 小 事,便 即 8 与 夺 讫 申。济 9 示。 10 十 三 日。“ 看起来,在寡妇阿梁的出租葡萄园的契约规定中,都有对葡萄覆盖越冬的条款,阿梁“被下脱(欺骗)”上诉的原因还在“今见寒冷”,葡萄藤蔓“至今不共覆盖”;官府的判辞则大约是勒令“藏盖”的。 在葡萄生产的过程中,当然不止以上几个环节,但以上所述应包含了主要的程序则无庸怀疑。 二、高昌西州时期葡萄种植面积之估计 既已明了高昌西州葡萄种植和管理之状况,下面对于高昌西州葡萄种植面积作一个估计。曲氏高昌时期对葡萄种植大约有一个经常性的调查统计,比如《高昌延昌酉岁屯田条列得横截等城葡萄园顷亩数奏行文书》:[19] (前缺) 1 [ ][ ]截俗四半 交河俗二半六十步 2 [ ]安乐俗八亩 洿林俗四亩 始昌俗一半 高宁僧二半 3 都合桃壹顷究拾三亩半 4 谨案条列得桃顷亩列别如右记识奏诺奉 [ ] 5 门 下 校 郎 曲 琼 6 通 事 令 史 曲 [ ] 7 通 事 令 史 史 [ ][ ] 8 [ ] [ ] 9 [ ] [ ] 10 和 薄[ ] 11 阴 [ ] 12 [ ]酉岁九月十五日[ 13 [ ][ ][ ]军肤叠[ ]吐诺他跋四正=夕鍮屯发高昌令尹曲 伯雅 14 右 卫 将 军 绾 曹 郎 中曲 绍征 15 虎 威 将 军 兼 屯 田 事焦 [ ][ ] 16 屯 田 参 [ ] [ ] [ ][ ] 17 屯 田 参 [ ] [ ] [ ][ ] 18 屯 田 吏 索 善护 19 屯 田 吏 阴 保相 (后残) 此件文书残有横截、交河、安乐、洿林、始昌、高宁等六城城名,“都合桃壹顷究拾三亩半”,若以高昌时期有22城计算,[20]则有葡萄田709.5亩。但显然,这里不会是曲氏高昌时期某年种植葡萄之总面积。另外如《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帐》:[21] 1 高长史下蒲桃:高长史陆拾步,畦海幢壹亩半究拾步,曹延海贰亩陆拾步, 2 善佑贰亩半陆拾步,车相佑贰亩陆拾步,曲悦子妻贰亩陆拾步,合蒲桃 3 拾壹亩究十六步。高相伯下蒲桃:高相伯贰亩,田明怀壹亩陆拾步,令狐显仕 4 壹亩半陆拾步,索[ ][ ][ ]亩究拾步,合蒲桃柒亩究拾步。将马养保下 5 蒲桃:马养保壹亩陆拾步,孟贞海壹亩半三拾陆步,合蒲桃贰亩半究拾陆 6 步,常侍平仲下蒲桃:常侍平仲贰亩究拾捌步,刘明达肆拾肆步,张熹儿贰亩 (后缺) 同样地,我们也无从在这里得出葡萄园面积的结论。 唐代西州亦有种植葡萄的统计,如《唐田亩簿》载:[22] 1 [ ]下乡 2 常田九十四亩五十[ 3 常田桃三顷一十[ 4 常田菜三顷七十七[ 5 军上官田廿四亩[ ][ 此件文书第3行有“常田桃三顷一十”余亩,但这里似乎也不会是西州时期葡萄园之总面积。 然而,在《高昌某年田地、高宁等地酢酒名簿》中,我们却看到:[23] (二) (前缺) 1 [ ]八斛二斗半, 王忠斌[ ][ ], 孙僧胤六斛七斗半。 2 高寺午忠十一斛二斗半, 张寺智忠四斛五斗, [ ]显忠九斛七斗半 3 支寺孝安十二斛, 宋辰忠六斛七斗半, 范[ 4 五斗, 刘杏子三斛七斗半, 刘[ 5 三斛七斗半。 6 合二百九斛二斗 7 田地酢酒六百一十八斛四斗半,高宁二百一十六斛七渎半 8 [ ]名 射过[ ]五斗斗 龙耳=市相[ (后缺) 这里虽然没有葡萄种植面积之记载,但是请注意,第7行却记有“田地酢酒六百一十八斛四斗半,高宁二百一十六斛七斗半”。由于我们已知曲氏高昌葡萄酒租为每亩3斛,[24]于是可以推得,田地城有葡萄田206亩36步,高宁城则有72亩60步。曲氏高昌时期有城22个,以其平均数计算,则当时整个吐鲁番地区有葡萄田3063亩,即30余顷,约占高昌垦田900顷[25]的百分之三、四之间。 这当然只是一种估计,殊不敢自信,但差强可知高昌西州葡萄园种植面积之大概也。 三、高昌西州时期葡萄干的种类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时期,其地既广泛种植葡萄,葡萄被加工成葡萄酒也就顺理成章。但在述说葡萄酒的酿造以前,我们先说说葡萄干。 《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市估案》载:[26] 24 菓 子 行 25 干 蒲 萄 壹 胜 上直钱拾柒文 次拾陆文 下拾伍文 可见唐代西州有干葡萄。 而在曲氏高昌时期,我们还看到干葡萄作为珍异之物向中原萧梁王朝“进贡”。《太平广记》卷八十一《梁四公记》载: 高昌国遣使贡盐二颗,颗大如斗,状白似玉。干蒲桃、刺蜜、冻酒、白麦面,王公士庶皆不之识。帝以其自万里绝域而来献,数年方达,文字言语与梁国略同,经三日朝廷无祇对者。帝命杰公迓之,(杰公)谓其使曰,“盐一颗,是南烧羊山月望收之者,一是北烧羊山非月望收之者。蒲桃,七是洿林,三是无半。冻酒非八风谷所冻者,又以高宁酒和之。刺蜜是盐城所生,非南平城者。白麦面是宕昌者,非昌垒真物。”使者具陈实情:“面为经年色败,至宕昌贸易填之。其年风灾,蒲桃、刺蜜不熟,故驳杂驳。盐及冻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