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十年来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1976年1期。 (1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文物 》1991年10期,下文中提到新干大洋洲的文物,均见此。 (18)余振危、叶万松:《试论我国犁耕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1年1期。 (19)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年10期。 (20)季署行:《“石犁”辨析》,《农业考古》1987年2期。 (21)宋兆麟:《木牛挽犁考》,《农业考古》1984年1期。 (22)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7期。原报 告称之为钺范,1989年新干大洋洲青铜耜出土后,这一错误认识才得以纠正。 (23)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 古》1987年4期。 (24)《说文解字·耒部》。 (25)徐中舒:《耒耜考》,《农业考古》1981年1期。 (26)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近年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物》1977年9 期。 (27)陈振中:《殷周青铜》,《农业考古》1986年1期。 (28)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7期;江西省文 物考古工作队、清江县博物馆:《清江吴城遗址第六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江西历史文物 》1987年2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樟树吴城遗址第七次发掘简报》 ,《文物》1993年7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 第八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1期,下文中提到吴城遗址的遗物、遗迹均见此。 (29)唐昌朴:《都昌出土商代铜》,《考古》1976年4期。 (30)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 》1989年4期。 (31)陈振中:《殷周的铚艾——兼论殷周大量使用青 铜农具》,《农业考古》1981年1期。 (3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南方 文物》1995年2期。 (33)《周礼·考工记》。 (34)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修水山背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62年7期。 (35)江西省博物馆等:《永丰县尹家坪遗址试掘简报》,《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2期 。 (36)清江县博物馆:《江西清江樊城堆遗址试掘记》,《考古学集刊》第二辑,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1年。 (37)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拾年山遗址农业遗存》,《农业 考古》1989年2期。 (3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 60年2期。 (39)俞为洁:《良渚文化植物遗存的研究》,《良渚文化论坛》1999年第一辑。 (40)游修龄:《葫芦的家世-从河姆渡出土的种子谈起》,《文物》1977年8期;《青浦福 泉山遗址出土的种子的鉴定》,《考古学报》1990年3期。 (41)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农业出版社,1987年。 (42)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5 期。 (43)彭明瀚:《铜与中原王朝南侵》,《江汉考古》1992年2期;彭明瀚:《试论铜对商 文化南传赣鄱流域的影响》,《夏商文明研究-1991年洛阳“夏商文化国际研讨会”专辑》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44)彭明瀚:《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5年3期。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