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      ★★★ 【字体: 】  
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4:03   点击数:[]    

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木柱、竹编、藤编建筑遗址,在距王建墓大门西约80米处发现有竹编干栏式建筑遗址。[3]  这些都有力说明先秦时期竹被广泛地应用于居民建筑。

2.1.2 竹笋的食用 中国古代人食    2.1.2 竹笋的食用 中国古代人食用竹笋的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大禹治水时代就被食用。《尚书•禹贡》中记载古代扬州和荆州的贡品中有“苞”、“箘”,注家认为是竹笋或其干制品。可见,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古代人就把竹笋作为贡品,成为供王侯贵族们享用的美味珍馔。《尚书•顾命》中还说,周成王临终时,命召公、毕公率文武诸侯拥戴康王登基即位,是日以笋席款待,因有“敷重笋席”之说。《诗•大雅•韩奕》中有“其蔌维何,惟笋及蒲”诗句。竹笋还成为先秦时期祭祀鬼神的祭品。竹笋是《周礼》规定的“七菹”之一,《周礼•天官•醢人》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 之载,即是说在豆笾(竹制礼器)中盛放“笋菹”、“鱼醢”来“荐鬼神”。“笋菹”就是用菹法加工制成的竹笋食品。由于竹笋不易保存,考古发掘出土先秦时期的实物很难见到。

2.1.3 竹与交通 在先秦时期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使用中,竹就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春秋战国时期车上的许多设施是取竹制成的,如“箱”是“大车牝服”,取竹编成。“篚”是车笭,是车轼下纵横交错的竹木条。“簚”是车轼上的覆盖物,是竹编的帘。“簟笰”是车上的竹编席蓬。“簈篂”是竹编的车幡。先秦时期的轿子也是取竹制成的。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出土的肩舆(古代的轿子),栏杆的上半部有用扁竹条围绕四周,扁竹条和立杆相接处还用竹丝缠缚。[13] 竹筏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水上交通工具,《拾遗记》称是轩辕黄帝制造发明的。先秦文献中就有竹筏的记载。《诗•国风••邶•谷风》言:“就其深矣,方之舟之”,方就是竹木筏。《越绝书》有“方船设洑,乘桴洛河”之载,桴、泭皆是用竹木制的筏。

2.1.4 日用竹器物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日用竹器物就得到广泛地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生送死”的物品。先秦时期得到广泛使用的日用生活竹器主要有炊饮具竹釜、竹箄、竹箪、竹簋、竹簠、竹笾、竹筒、竹筷、竹鼎盖、竹夹等,盛物的竹篮、竹笥等,卧具竹床、竹枕、竹席等,消暑避雨具竹扇、竹笠、竹伞等,清洁具竹篲,用于装饰的竹簾,扶持具竹杖,服饰具竹簪、竹笄、竹篦、竹冠、竹箴,等等。这些同一器物也有多种用途。如竹簋、竹簠、竹笾、竹鼎盖、竹簾、竹杖等,在先秦时还被作为礼器使用。竹席除了作生活用具外,经常被放置于棺底板或雕花板上及用于裹尸的丧葬用具。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中就出土此类竹席一百多件。竹笥则是用途最多的日用生活竹器,其形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三类,主要用途有六:一是放置食物的,二是放置铜镜、带钩和梳篦等服饰用具,三是放置文书工具与度量衡器等物,四是放置衣服,五是放置乐器构件等,六是放置竹简。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已发现竹笥达一百余件,有的编织工艺和装饰极为精美。此外,湖北当阳金家山9号楚墓出土了一双春秋战国之际的竹筷,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和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分别出土有竹制床屉,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和湖南湘乡牛形山1号楚墓各出土一件竹枕,马山1号楚墓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一件竹编扇,湖北江陵拍马山19号、11号、2号楚墓各出土酒器竹卮1件,四川青川县战国古墓出土了竹簪4件、竹笄18件,等等。这些都有力的说明了先秦时期竹制日用生活制品的广泛使用情况。

2.2 生产用竹

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生产活动中,竹就被制作为生产工具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2.2.1 竹与农业 原始时代的人类在采集和狩猎食物的过程中,发明了石块、竹木棒等人类最早的生产工具,继而又发明了弓箭用于狩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竹制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通过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锄耕农业”的考察发现,原始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播种工具是尖头竹木棒、竹木锄,中耕工具是竹绊刀、竹鹤嘴锄,收割工具是竹木夹,看护工具是竹吊。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竹制农具有竹连枷、竹耙、竹箕、竹筛、竹筐、竹箩等。先秦时的文献中有记载,如《诗•采蘋》有“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之句提及竹筐。《诗••小雅•大东》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句,《说文解字》解:“簸,扬米去糠也”,“箕,所以簸者也”。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有竹编织的竹箕。竹井是古代灌溉农田的设施,1985年江西九江新合乡神墩发现商代有水井遗址,出土有竹棍、竹席编织物。1974年至1976年湖北江陵楚都故地纪南城遗址上发掘5座竹圈井,1979年又在纪南城发掘高矮竹圈井4座,井圈均系竹编织而成的。[13]

2.2.2 竹与渔业 我国先秦时期的捕渔业工具很多是取竹制成的。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有竹制的捕鱼工具“倒梢”。周代文献中提及周代的竹制捕鱼工具有笱、罶、罩、筌、簎、钓竿等。《诗•齐风•敝笱》有“敝笱在梁,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农作物异名同物和同物异名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