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      ★★★ 【字体: 】  
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47   点击数:[]    

(1):
 
1、    天可敦下洿林界园子曹庭望青麦叁亩,緤肆亩,小麦伍亩。
2、    [    ]弥緤叁亩,青麦贰亩。曹纵纵糜叁亩,弟润那粟一亩。
3、    [    ]如青麦陆亩。弟华子青麦贰亩,粟玖亩。
              (  后   欠 )
从此件文书可知,緤与青麦、小麦、粟、糜一样,是民户种植的内容之一。在其他文书中,也有一些"緤X亩"、"种緤"的零星记载。
可遗憾的是,在敦煌文书中,只有一些有关"緤"的记载,根本就没有有关棉花的资料,包括棉花的栽培、棉布的使用、棉籽等资料都没有。而其中的"緤",笔者认为是指毛织品,并非是棉花或棉布。
第三、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已被大量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如在吐鲁番阿斯塔那13号晋墓和309号高昌时期墓葬中都有零星的棉布发现。在于阗县的北朝墓葬中也有零星棉布。而在喀什地区的巴楚县,不仅发现了棉布,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棉籽。(2)
但在敦煌地区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棉花种植的有关直接证据。1988-1995年的莫高窟北区石窟发掘,新发现洞窟243个,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几件                     
棉织品,据发掘简报描述:如"北222:6,棉织物残件,白色,残长32、残宽
21厘米。时代为隋末唐初";"北63:2,蓝色棉布残片,质地略厚,残长16、残宽11.5厘米";"北168:1,棉布袜,短统,小尖头,袜统高21、袜长23厘
米,袜统上有二条棉布系带。与西夏遗物同出一层,因此该棉布袜时代也为西夏"。
(3)另外,发掘报告第一卷包括北1-94号窟,其中在第9窟还发现了一块粗棉
                                         
(1)[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565页。
(2)参阅沙比提:《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新疆古代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文物》1973年第10期。
(3)彭金章、沙武田:《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0期。
布。据考古报告称:"在窟内堆积中发现一块粗棉布。标本B9:1,白地上有蓝色条纹,经线较粗,纬线以三根细线组成,织法为平织。每平方厘米经线7根,纬线5-6根。一侧有边,似为布袋的残块。残长18.2,残宽5.5厘米"。并公布了该棉织品的彩色图片。至于该窟之时代,由于"石窟塌毁严重,也未发现可用来判断时代的遗迹或遗物,故时代不明"。(1)考古发现的这些棉布,只能证明敦煌有少量棉布使用,还不能证明它就生产于敦煌,或许是从外地流入的。因为目前敦煌还没有发现种植棉花的有关证据。
第四、敦煌除发现大批的文书外,还有许多文物,其中佛幡就有很多。既然论者认为敦煌种植有棉花,且棉布的使用范围较广,那在敦煌发现的佛幡中就应该有棉布织品。但据学者们的考察,在英、法所藏的敦煌佛幡中,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件棉织品。就是以前不大为学界所知、收藏敦煌佛幡又较多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据敦煌研究院李正宇先生考察: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二百多件敦煌佛幡引起我们很大兴趣……这二百多件时代不同、整残非一的佛幡,我注意到它的质地面料全是麻布,无一件棉布制品。"(2)
以上这些疑问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中,并不断促使我继续思考。思考愈多,查阅资料愈广,则愈对敦煌棉花种植论者提出挑战。这一挑战又促使我继续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一、"緤"字的发展变化
      "緤"的一个意思就是棉花。故敦煌种植棉花论者,也主要是从"緤"字开始探讨的,其前提是:"棉布,敦煌文书称作緤或    ,分粗緤、细緤、立机緤、官布"。实际上郑先生论文中所述"棉布的种类"就是指粗緤、细緤、立机緤等,所说"棉布的征收"乃是指"官布"。因其设置的前提是緤即棉花,因此认为凡是敦煌文书中的"緤"都是棉布。而"緤"在晚唐五代的敦煌文书中使用又非常广泛,尤其在诸寺入破历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棉布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这一感觉,与我们上面所指出的事实(即传统史籍、敦煌出土文书中没有见到棉花种植及棉花纺织、织布、棉籽等资料,考古发现中也鲜有棉纺织品)又不相符合,故又促使我们不得不慎重地对待"緤"字。
"緤"原为疊,凡谈到新疆、敦煌,乃至中国西北棉花的种植,自然而然就是《梁书》中的记载了。据《梁书》卷54《西北诸戎·高昌传》记载,当地"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   ,名为白疊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
交市用焉"。这里的    "白疊",就是一般所说的棉花。因此,我们对棉花种植的探讨,也应以"白疊"、"疊"为起点。
    1、白疊、疊
      "疊"除了《梁书》中称"白疊子"外,《后汉书》中也有记载,如"哀牢人……知染采文绣。罽毲帛疊兰干细布。"(3)《周书》中也有"白疊",即波斯国"又出白象……绫、锦、白疊、毼、氍毹、毹   ……"(4)
                                             
 
(1)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2页及彩版三。
    (2)见李正宇:《俄藏中国西北文物经眼录》,《敦煌研究》1996年第3期。
  (3)《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
(4)《周书》卷50《异域下·波斯国》。
  另外,吐鲁番哈拉和卓99号墓所出《某家失火烧损财物帐》(1)中有"白疊三匹"、"疊缕卌两"的记载。该墓既出有建平六年(442或443年)的随葬衣物疏,也有北凉承平八年(45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晚唐五代敦煌种植棉花辨析——兼答刘进宝先生

  • 下一篇文章: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