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      ★★★ 【字体: 】  
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38   点击数:[]    

于是成为晋南经济林木之一。到了汉代,河东的枣尤为出名。《史记·货殖列传》中特别提出拥有“安邑千树枣”者“与千户侯等”,可见种植安邑枣的经济效益;直至曹魏时此枣为“御枣”,时称龙眼、荔枝不能比[42]。此外,平陆汉墓中出土的葱籽、白菜籽显现了河东人民的蔬菜种植[43]。 四、余  论
 
    汉代河东郡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上文运用的考古资料大都表现出明显的地主庄园特征。例如平陆汉墓表现了坞壁形象,平陆“望中池楼”和新绛陶楼亦如是。平陆壁画牛耕图中绘农夫短衣赤足赶牛犁地,而身后一人黑衣袖手端立,说明农夫是在他的监督下劳动,即为劳役制剥削。在河东汉墓的壁画及随葬明器里,既有不动产的楼阁、田地、谷仓。又有家禽家畜的陶制像,还有农业生产用具诸如风扇车、磨坊及生活奢侈品等一应俱全,将河东郡的地主庄园生活勾画得一派生机。由此可知,其地的地主庄园中主要从事的是粮食生产,且生产水平已经很先进,兼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这种由地主组织生产的生产关系形式是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河东郡的人口在元始二年达到了96.2912万[44],成为“土地小狭。民人众”[45]的狭乡。是其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果。《史记·货殖列传》称“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把“三河”看作一个农商业都很发达的经济区,河东郡也因为处于这样的经济氛围内,加之适宜的生产环境,合理的生产关系,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全国农业经济中居于领先地位。
 
注释:
    ⑴  《后汉书·张让传》。
    ⑵  朱显谟:《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71页。
    ⑶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⑷  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泊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2期。
    ⑸  朱华:《西汉安邑宫铜鼎》,《文物》,1982年9期。
    ⑹⑻  《汉书·武帝纪》。
    ⑺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115页。
    ⑼  《汉书·沟池志》。
    ⑽  乔淑芝:《“蒲反田官”器考》,《文物》,1987年4期。
    ⑾  《后汉书·安帝纪》。
    ⑿  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125页。
    ⒀[26]  襄汾县文化馆:《山西襄汾发现汉代铁器》,《考古》1978年2期。
    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夏县禹王城汉代铸铁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4年8期。
    ⒂  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鐴土》,《文物》,1966年1期。
    ⒃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考古》,1959年9期。
    ⒄  李发林:《战国秦汉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170页。
    ⒅  张振新:《汉代的牛耕》,《文物》,1977年8期。
    ⒆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0页。
    ⒇[41]  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176页;144页。
    [21]  《汉书·食货志》。
    [22]  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2月。
    [23][43]  卫斯:《山西平陆出土的汉代农作物》,《农业考古》,1984年1期。
    [2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805页。
[25]  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4期。
[27]  赵家有等:《山西芮城出土风扇车模型》,《农业考古》。1988年2期。
    [28]  《史记·晋世家》。
    [29]  《汉书·沟洫志》师古注:“越人习于水利,又新至,未有业……”。
    [30]  张国维:《山西新绛县发现汉代陶楼》,《考古》,1987年10期。
    [31]  张维邦主编:《山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243页。
    [32][33]  《汉书·食货志》。
    [34]  史念海:《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图》,《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63页。
    [35]  《史记·货殖列传》。
    [36]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37]  临汾地区文化局、曲沃县文化馆:《晋南曲沃苏村汉墓》,《文物》,1987年6期。
    [38]  卫斯:《平陆县征集到一件西汉彩釉“望中池楼”》,《文物》,1985年2期。
    [40]  《三国志杜畿传》。
    [42]  《艺文类聚》卷87《果部》下引“魏文诏群匝曰”。
    [44]  《汉书·地理志》。
    [45]  《史记·货殖列传》。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 下一篇文章:北朝仓廪系统探研*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