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      ★★★ 【字体: 】  
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9:51   点击数:[]    

年矣,矢鱼之具,莫不穷其趣”。“序”中对所写的渔具、渔法做了介绍。这些渔具渔法“皆出于诗、书、杂传,乃今之闻见可考而验之不诬也”。是我国渔具分类的最早文献。皮日休读后认为 “凡有渔以来,术之与器,莫不尽于是也”,并《奉和陆鲁望渔具诗十五咏》,接着又补充写了《添渔具诗》五首,以回赠陆龟蒙。陆龟蒙也同样写了《奉和袭美“添渔具诗五首”》。后来宋代的张明达任吴江县知事时,又在此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加以损益,编绘成渔具图,并各系之以诗计17首,与皮陆的渔具诗稍有出入。

  然而,《陶朱公养鱼经》只提到了鲤鱼的养殖方法,陆龟蒙仅叙述了唐及其以前的渔具和渔法,对于明清时期,四大家鱼繁殖和饲养技术,以及由于渔船、渔具和渔法的发展,所引起的捕鱼种类的增加,没有,也不可能涉及,是有黄省曾《鱼经》的出现。

  黄省曾写的《鱼经》是一部关于养鱼和渔业资源的专书。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之种”介绍了几种鱼类的繁殖方法,包括鲤鱼、鳟鱼、 鱼、草鱼(鲩鱼)、白鲢、鲻鱼等。繁殖方法可以归结为两种:产卵孵化和取苗(秧)池养。使用的饲料有鸡、鸭蛋黄,或大麦之麸,或炒大豆之末。值得注意的是对鲻鱼的养殖,鲻鱼本是一种海洋鱼类,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长江口的松江人在潮泥地上开挖池子,待春季涨潮的时候,捕捉一寸来长的鲻鱼鱼秧,放入池中进行人工养殖,至秋季鲻鱼就有一尺来长。这是海鱼淡水养殖的最早记载,标志着中国海产养殖的发达。“二之法”介绍了养鱼的方法,着重于在凿池和喂食两个方面。黄省曾认为鱼池必须凿两个,这样做的好处有3点:一可以畜水;二卖鱼的时候,可以去大而存小;三还可以解泛,一个鱼池泛时,这个鱼池里的鱼可以投放到另一个鱼池中去。鱼池凿好以后,不可以沤麻,不可以投放碱水、石灰,还要避免鸽粪;水不宜太深,深则水寒而鱼难长,但池之正北,应挖得特别深,以便于鱼儿集中;三面有阳光,则鱼易长。池中应设洲岛,让鱼不绕运转,使鱼生长迅速。池旁中芭蕉,芭蕉上的露水滴入水中以解泛;种楝树,楝子落入池中可以喂鱼;搭上葡萄架,可以免除鸟粪;四周种上芙蓉,可以避免水獭。鱼的食物有蟋蟀、嫩芽、秆子、鸡、鸭蛋黄,不可以用水草。喂鱼要一日两次,定时定量,小鱼喂草必须幼嫩,冬季可以不喂。“三之江海诸品”介绍了江河湖海中19种主要的鱼类,这些鱼类多属鱼中珍品,有鲟、#、鲈(松江四鳃)、鳓、鲳、石首、白鱼、鳊(鲂鱼)、银鱼、鲥鱼、鲥鱼、#、(刀鱼)、 子、鲫、虾虎、土附之鱼,#鱼、针口之鱼、河豚(斑鱼)。黄省曾的《鱼经》是一部较为难得的鱼书,因为较早的鱼书,如《陶朱公养鱼法》和《昭明子钓种生鱼鳖》等书都已失传,或仅存辑本,后世所谓的鱼又多记海错或鱼品间,或有捕鱼之法,但对于养鱼之法确很少记载,只有《鱼经》是一本集养鱼和鱼品为一体的鱼书,在鱼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四)《艺菊书》与吴地的花卉及花谱著作传统

  和黄省曾所写的其它农书一样,《菊谱》的出现也是渊源有自。《菊谱》作为一种花卉专著,本被排除在中国传统农学以外,《齐民要术》即说:“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但是在唐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繁荣,花卉种植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有关花卉的专门著作也就应运而生。在花卉栽培和写作花谱著作方面,吴地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早在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就已有了芍药和菊花栽培。隋炀帝大兴土木,营造园苑时,吴地已成为园苑的花卉供应基地,唐代这里栽培的花卉已达数十种之多。宋代政和年间更在平江(今苏州)设供应奉局,采办奇花异草和太湖石,名曰“花石纲”。而随着宋廷南迁,吴地的花卉业更趋繁荣。就在此时,吴地的花谱著作也相继出现。

  吴地所栽培的花卉和所写作的花谱中,以菊花和菊谱最多。有人统计,吴地在宋代出现的花谱中,菊有4部,即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沈竞的《菊名篇》,史铸的《百菊集谱》。梅有2部,即张功甫的《梅品》和范成大的《范村梅谱》。竹1部,即僧赞宁的《笋谱》。菊谱不仅数量多,而且篇幅大,记载的花卉品种多,仅史铸的《百菊集谱》就有6卷之多,记载菊品163种。由此可见,吴地人民对于菊花的重视。

  明清时代,吴地的花卉业继续得到发展,据周履靖《菊谱》所载,仅菊花的名目就有222种。花卉著作还在不断的增加,其特点是除了专谱以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综合性花卉通论内容的著作,如王世懋的《学圃杂疏》,高濂的《遵生八笺》,王路的《花史左编》和清陈 子的《花镜》等。

  菊花仍然受到人民的喜好,从这一时期吴地所出现的花卉著作来看,菊谱就有10种,仅次于兰谱11种,远远高出于其它花卉。在菊谱中,黄省曾的《艺菊书》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部。不仅如此,本书还着重“艺”,讲究栽培方法,全书分为六目,包括贮土、留种、分秧、登盆、理缉、护养等六目。这与以记载花品为主的宋代菊谱不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清代北部边疆的官牧场

  • 下一篇文章:近代江南地区的土壤耕作制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