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其它理学论文
   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      ★★★ 【字体: 】  
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12:33   点击数:[]    

,以及特大干旱年份的水安全问题,应当引起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予以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生活用水增长的同时污水排放量也会同步增长,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26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生活污水占38%,但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江河Ⅲ类以上水质只占29.1%,重点都在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废水排放量生活却超过了工业。因此未来生活污水排放量将呈增加趋势,未来两者比例不仅继续发生变化,而且水环境恶化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污水增加将意味着带来新的环境乃至疫病问题,因此生活用水污染防治问题对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应予以同样的高度重视。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又十分严重。农业用水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大户,虽然农业总用水量,国家已明确在基本维持现有用水总量基础上,通过节水求发展,但农业节水的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的农村经济体制束缚了节水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经济杠杆和计量设施与管理体制又很不到位,不少先进典型表明,就目前的农村经济体制,如果措施到位,不仅每亩耕地可节约一半的用水量,而且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因此农业节水任务相当繁重。工业用水从总体来看,可能是波动式增长,有些地区增幅可能要高一些。而城镇生活用水则肯定是呈稳定增长趋势,但目前城镇生活用水浪费却十分惊人。据有关报道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仅自来水管网饮用水的总流失量就愈3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生活总用水量的50%左右。有关资料还表明,目前城市供水,由于水表精度和供水设备的不完善其输水损失至少占供水总量的15%(国家规定的漏损率为8%),多数城市在20%以上,按此推算,每年城镇生活用水损失量至少50亿-60亿立方米(如果考虑农村生活用水其损失量可能上百亿立方米),其中80%是水龙头滴漏或人为滴漏。我国一些城市特别北方城市供水损失率多在30%左右,如果加上漏计量,有的甚至高达50%。主要原因:一是管网质量低劣,加上老化失修,二用水户严重缺乏节水意识,三是维修管理不到位,缺乏责任感,四是计量设备质量差,五是有些用水大户偷盗自来水,六是有些公共用水不计量,用水十分浪费。因此必须从工程、技术、经济、行政、法律、宣传全方位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尤其是严格的管理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认为水危机主要是管理危机。总之要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建立节水型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供用水体系,需要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确立节水减污为先的战略地位,提高单位水量的效率和效益;二是技术改造,更新管网,严格控制管网漏失率;三是改进供水设施及设备,限期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四是加强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改善经营,提高运行质量;五是严格计量,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六是健全执法体系,建立约束监督机制,打击偷盗用水;七是建奖惩、激励机制,鼓励节水;八是控制污染,处理废水,按不同用水,建立分质供水体系;九是社区管理,公众参与,定期公示,加大宣传力度;十是制定相关法规,发布节水法规条例。

总而言之,面对中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我国有限的淡水资源又受资源条件、工程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从水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干旱缺水问题,尤其是城市缺水已经制约城市的发展,汪恕诚部长早在2000年就提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新的治水思路,坚决贯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向有序、科学、综合开发、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其相应用水需求量将呈快速增长的势头,由此将引发用水的调整和变化。经济发展、规模和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都要充分考虑降雨和水资源条件,必须以科技为动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节水减污”优先原则,解决好开源节流与保护的关系,协调好生活、生产与生态用水,处理好供水与用水、水量与水质、水与生态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它具体担负着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社会安全、保障经济安全、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与环境安全等五个方面。从总体来看,我国前30建设通过大规模的工程和水资源开发,主要还是以工程型、为农业服务为主体的时代,后20年的建设在加强水安全的同时,逐步开始转入强调水管理、节水、水质、水环境、法规等领域,从农业的命脉转变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全方位为国民经济服务,这是发展阶段的历史性的根本性变化。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四大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已构成严重威胁。上述这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漫谈现代测绘学与数字地球

  • 下一篇文章: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数学的设计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读解
  • ››担子菌和子囊菌交配型基因的研究进...
  • ››关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 ››青枯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 ››浅谈蛋白质折叠的有关问题
  • ››揉合一体的结构化学与生命科学 ——...
  • ››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
  • ››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
  • ››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
  • ››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
  • ››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
  •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重新认识国内旅游业
  • ››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
  •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