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在实现利润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再扩大。反之,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良好形象将无从谈起。 在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关系方面,无数事实证明,无视“安全第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都付出了惨痛教训,得不偿失。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只有搞好安全生产,企业才能有效的组织生产,一心一意的抓经济效益,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更好的保护生产力,使每个工人都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创造经济价值。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先有一定量的投资,最大限度地改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经济效益的增长才能促进劳动安全卫生等设备的改善,还能直接增加安全管理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安全效益,因此经济越增长,越要强化安全生产,形成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 第三,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危险化学品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的本质安全。以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代替落后的或者是淘汰的,以无危险或低危险性的物质代替高危险性物质,以先进的安全设施和自动检测控制设施代替落后的,手工的设施和检测设备等,尤其是实现无人化自动监测、监视及控制系统,减少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途径和时间,是实现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保证[12]。 针对信息反馈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事故隐患危险征兆本身进行控制,如防火防爆(防止可燃物、限制助燃物、控制着火源)、防中毒(工艺改革、通风排毒、净化回收)、防腐蚀(密闭、加保护涂料)等。另一类是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制订危险性预先分析表。针对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 第一,奉贤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区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构建“三级预案”体系。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对社会危害都极大,要把区级预案定位在危险化学品的重特大事故或其它可能扩大为重特大事故而企业又难以自救的严重事故上。区级预案要规定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制定相应的“镇(开发区)预案”和“企业预案”,并实现与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紧密衔接,形成完整预案体系。 第二,政府应加强急救援组织和专业队伍的建设。目前,奉贤区危化品安全监督和救援主要是依靠安全监察队,他们在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处理上的硬件装备和知识经验都相当缺乏,无法在安全事故发生现场对人员和财产进行抢救,往往错过宝贵时机,使得每次事故的损失都特别惨重,应急救援组织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奉贤区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分步建设。 第三,监控区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以及相关的销售环节。生产和需求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大多数的生产都是以需求和订单为导向,如果短时间内需求量急剧增大,在企业生产资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完成订单,企业不免加班加点,招收临时员工,在技术方案不成熟时就盲目试验投产,增大了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这是需要特别需要加强监督的,奉贤区政府和安检局要对管辖的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依码士(上海)标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圣丹化工涂料有限公司、上海青村无机化工厂等区内主要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其他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甚至发生过安全事故的生产企业建立全面的实时监控系统,在其生产、存储、经营、运输等各个环节制订安全管理的中长期规划。 第四,要加强定期实战演练。定期进行预案综合演习,检验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做到在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紊、临危不乱。对于预案不完善、应急机制不健全或预案应急预防措施未落实的企业和单位必须进行及时更新、彻底整改。 5.2.3 应急计划阶段 应急计划最早是化工生产企业为预防、预测和应急处理“关键生产装置事故”、“重点生产部位事故”、“化学泄漏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对危化品安全生产仍卓有成效它的适用对象与范围已涉及多灾种,据我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各地正在依法进行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此工作包括法制、体制、机制三个环节[13]。 第一,法制是前提。由于我国目前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尚散见于各项法律、法规之中,缺乏防御各类灾害的法律和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法规。为此,国家正立项编制最高层次的“紧急状态法”,各城市也相应启动了“城市防灾法”。奉贤区应在上述基础上对所属的各 “工业区”和镇完善有关的规范文件,以此推动应急计划的制定。 第二,体系是保证。危化品的生产使用活动虽可由其单位独立承当,但是当发生意外突发事件,特别是化学灾害时,其影响范围,灾害抢救常常是生产经营单位难以控制的,必须组织全社会的资源,协调各政府部门及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加应急。奉贤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众多,既有现代化的化工企业也有上百人乃至数十人的中小企业,因此特别需要建立单位应急计划(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事故类型和原因、操作程序与要点、报警与救护、内外联络及疏散、应急演练等)与区域应急计划(包括各政府部门及职责、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预警、区域危急处理、灾害监控、联络通讯、公众教育等)全面协调构成的应急救援体系。 第三,机制是关键。危化品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和腐蚀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应急计划的实施过程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而据此,“应急”不只限于事故(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而应贯彻在事故发生前、中、后,形成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为达到此目的,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运行机制应当包括:有一个权威、高效、灵敏的联动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公安、消防、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应急系统;能充分整合条条块块的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制订一整套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方案等要素。 致谢 *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和老师。在这*年中导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各方面给我言传身教,尤其是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宽厚正直的为人,更使我终生受益。 我还要感谢长期支持和关心我的同学,感谢***、****、等同学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支持、信任与付出才能让我顺利完成学业,在此表示深切的感激。 参考文献: [1] ILO.Major HaZard Conotrol.ILo,1955. [2] 刘燕萍,李运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环境与健康.2002(1):21~23. [3] 吴宗之,高进东,张新凯.工业危险辨识与评价[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ILO.prevention of Major IndustrialAccidents.ILO,1991 [5] PhiliPCharsl.HAZOP and Risk Assessment[J].DNV Loss Control Management.London England.1999(4):5~10. [6] 吴宗之.重大事故应急计划要素及其制定程序[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14~18. [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规划(上).煤炭企业管理.2003(2):57~59. [8] 张沉.危化品管理:要合奏不要独奏[J].现代职业安全.2003,21(5):8~9. [9] 覃容,彭冬芝.事故致因理论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3):1~10. [10] 周长江,王同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11] 余雁.国外化学危险品应急反应系统简述[J].中国劳动保护科学.2002(8): 42~44. [12] 靳江红,赵寿堂,胡纷.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现状[J].安全.2003 (2):44~45. [13] 丁辉.世界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思考[J].安全.2003(2):4~6. [1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2003.12. [15] 马永慧,张兴容.论我国城市三级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4,4(2):149-152. [16] 周长江,王同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