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火灾、中毒、灼烧等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人的行为起重要作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认识不足,安全投入不足、员工素质,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违规操作。2005年12月13日吉林石油化工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连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重大事件,是一起特大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没有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错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升高,引起连环爆炸。 2006年3月31日,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在新产品中试过程中,临时改变试验方案,扩大四氟二碘乙烷投料量,反应釜氧含量超标,压力异常导致爆炸,5人死亡,2人受伤。2006年4月6日,哈尔滨松北区新光化工违章操作,用非防静电胶管转移二甲苯物料,并且未将导料管插入储罐底部液面之下,产生的静电引爆储罐,发生火灾。 其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差。2006年3月19日,山东省潍坊寿光海圣化学有限公司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认为联通三个反应釜的排空总管妨碍操作,擅自决定截断排空总管,导致空气倒流进入1#、3#反应釜内,与釜内上部的易燃易爆气体混合后发生爆炸,8人死亡,5人受伤[11]。 3.3.2 设备装置因素 首先,设计制造因素。危险化学品生产设备没按工艺条件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设备选型不合理,强度不够,致使不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因选材不当,造成设备材质严重腐蚀损坏,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不能保证生产安全。设备密封不严密,使危险物料泄漏,将会引起燃烧、爆炸、灼烧、中毒等事故。 其次,设备装置安装因素。设备装置没按规定要求安装就位,反应釜、计量槽、管道、机泵、控制系统等安装的不规范,不合理,有误差,导致设备运转不正常,磨损严重,效率降低。设备陈旧老化,疏于维护、检修,“带病”或疲劳运转,也会产生事故隐患。压力容器设备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仍然继续使用,更容易发生事故。控制系统失灵,给出错误指示,产生误导操作,很容易发生事故。例如聊城某县化肥厂,因液氨连接导突然破裂,并且液氨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造成特大液氨泄漏事故,死亡15人,22人重度中毒,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再次,设备检查维修因素。运转中的设备,没有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明知存在问题,没及时修复和更换。不注意检修维护,使设备问题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使用年限后,也不进行更换报废,使设备腐蚀严重或超期服役。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很可能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对于关键设备装置,重点部位更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尤其应特别引起重视的,一些小型企业为了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专买废旧设备进行生产,这是非常危险的,应坚决予以制止。因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很多,如某化工厂硝化装置特大爆炸事故,是典型的设备缺陷事故,设备老化陈旧,工艺落后,物料在设备中搅拌不均匀,反应不充分,局部过热,引发爆炸,死亡17人,重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11]。 3.3.3 化学工艺因素 首先,中小企业简单的、落后的工艺技术带来的危险因素。由于入行门槛低,危险化学品中小型生产企业的迅速增加,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简单,多是复配产品,如油漆、油墨、各种化工助剂等。安全管理不规范,并且对设备不定期检修,安全设施不全,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不健全,对员工培训教育不够,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爆炸、火灾、中毒、灼伤等隐患较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我国一些小型化肥厂,由于规模小、能耗高、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经济效益差、布局不合理,形成事故隐患,对安全环保构成威胁,这类企业应该进行技术改造或被淘汰。 其次,新工艺技术尚不成熟带来的危险因素。有些科技项目在实验室小试中对有些技术参数尚未考察,就急于中试,结果发生危险事故。如淄博某企业进行硝酸异辛酯中试发生爆炸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对硝酸异辛酯的化学不稳定性缺乏了解,硝酸异辛酯在混酸存在下,超过30℃有爆炸的危险,并且间歇釜生产是不可行的;化学工业生产正朝着规模大型化、产品多样化、流程连续化、控制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新材料的合成、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采用,如高温、高压、深冷等极限条件在化学工业中大量应用,必然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面临从未经验过的新的工艺过程和新的操作,更加需要辨识和探索新的危险因素,否则容易发生事故。如英国傅立克斯镇某公司特大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89人受伤,经济损失2.5亿美元。据专家分析,此次环己烷蒸汽爆炸,其原因是由于工艺技术修改缺失和设备故障造成的[11]。 3.3.4环境因素 首先,建筑物因素。有些企业早期生产建筑物未经消防机构验收,防火、防爆等级和强度不够;个别企业厂房、控制室、仓库、宿舍连在一起,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车间内消防通道、安全出入口、泄压面积、操作台等不符合规范标准,这些不安定因素对安全生产均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周边安全因素。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但是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老企业的生产装置之间、储存设施之间、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 再次,自然条件因素。自然条件因素很多,有气温、气压、湿度、雨量、雪量、风度、雷电、静电、火灾、震灾、水灾、冰冻等,对生产过程影响最大的是雷电、静电、火灾、水灾、震灾等。如有的企业厂房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达不到防雷电、防静电、防火灾的要求;有的企业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建在地势低的地方,很易受水灾的侵袭;一些企业厂房达不到抗震要求等等,以上不安全因素若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4 奉贤区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生产现状 4.1 奉贤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上海化工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2005年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783.99亿元,其中,近20%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前,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达670家,其中奉贤区内有99家,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奉贤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8年2月29的通告显示,全市共有7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符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要求,获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中奉贤区获得安全许可证的企业有: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依码士(上海)标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圣丹化工涂料有限公司、上海青村无机化工厂四家,已有59家企业完成安全评价,其中12家企业已经提出许可证申请。对12家尚未委托开展安全评价的企业,经调查核实,有的自知整改无望故明确承诺年底前停产,有的表示将转产,还有的计划搬迁到符合安全条件的区域内继续从事生产。 空间区域分布上,奉贤区危险品生产企业78%集中在区内的各镇上,其余企业分布在六个开发区内,以化工奉贤区和奉浦开发区数量最多。行业领域分布上,奉贤区危险品生产企业涉及工业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其它类型制造业(制药、印染)等行业。 企业员工学历结构方面,奉贤区危险化学品87家生产企业,共有从业人员3863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49人,占1.2%;专科学历116人,占3.0%,中专及同等学历的825人,占21.3%,占有相当的比重,是奉贤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中层技术骨干,初中及以下学历的2873人,占74.4%。由此可见,奉贤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造成实际操作中过多的信赖主观经验和言传身教,一线操作不免带有冒险性,一旦有经验范围外或者异常情况出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