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能力。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奉贤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类型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提取标准,由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同时,建立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依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转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5.2.1.2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第一,增大宣传安全评价重要性,加强对企业领导、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是实现化工等行业安全生产的必经途径。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有利于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所以应大力提倡和支持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一方面,国家或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日趋发展的安全评价机构加速理顺、抬高进入门槛,从而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安全评价委托单位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评头评足,以促进评价人员提高评价水平。企业里要定期举行安全讲座,上岗领导、员工一律进行安全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严禁徇私舞弊、走形式,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颁发合格证。 第二,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素质。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中涉及到诸多化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员能较快进入角色,故评价机构应注意引进化工专业技术人员,以有效地提高本单位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评价人员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健康的精神、思想状态,即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精神、团队精神;较广泛的科技知识和安全专业知识,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是适应各种专业领域工程项目评价的根本,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安全评价人员要取得合格资质或经过专业培训后才允许参加评价工作;较强的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工程图纸、查阅文件、手册、能独立下厂调查的工程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自学能力,逻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安全评价人员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评价,重在落实。在现场检查前,应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现场检查的重要项,哪些是次要项,各项都不能遗漏。现场检查要重点检查落实情况,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是否整改。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 第三,强化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掌握。除了组织评价人员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学习以外,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各类评价导则和评价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评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第四,强化危险辨识。危险辨识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资料要齐全,其主要包括工程资料,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事故案例等;同类企业情况调研;采用多种危险辨识方法;防止危险辨识漏项(特别是火灾、爆炸和中毒危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按各评价单元逐个分析危险,二是从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辨识危险,三是从生产企业的各种状态设想危险;综合分析完成危险辨识;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 第五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评价工作进行评定和审核,认真落实国家安监局2005年6月30日颁布的《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规范安全评价结构,进而规范安全评价市场。 5.2.1.3 安全标准化建设 奉贤区多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都企业存在着安全生产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方法的严重不足及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对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也为全社会的安全工作留下大量隐患。在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结合实际,熟悉运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规标准以及及时掌握法规、标准、信息。运用法规、标准要结合项目(工程)实际分析评价,有针对性,不能生搬硬套,而且所使用安全法规、标准应尽可能全面,主要法规、标准不要漏掉。要多渠道掌握新的法规、标准发布信息和原有的法规、标准修订情况;要注意法规、标准的时效性,不要使用过期作废的法规、标准。可以从《中国标准化》、《中国标准化导报》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出版的有关标准目录汇编,以及有关报刊文章中寻找信息[12]。 第二,制定版本一致的安全标准化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组织一批有知识和经验的包括各行各业的安全专家技术人员编写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样板。因此,在编写样板企业文件前,先将企业按照大、中、小分为3种情况,再结合各行业特点进行细分,即每个行业都按大、中、小企业,最后将所有样板企业安全标准化文件汇总成册。这样,各企业在编制本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时,可以在样板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就不会出现目前各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文件千差万别的局面。 第三,专家组在进行编制各行业、各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时,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编制。许多企业总人数只有十几人、几十人,这样的企业如何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目标如何进行分解,应急预案的职责如何制定,安全检查如何分类,直接作业如何进行审批。因此,建议编写样板企业体系文件时将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 第四,安全标准化建设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的建立固然很重要,可以通过专家组进行编制,但建立起文件并不能说明安全标准化工作已做好。安全标准化的灵魂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实际上是系统安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危险化学品危害识别是由知识、经验和教训汇集而成的。从企业的角度来讲,除强调主要责任人的职责和全员参与外,一定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好处,以及对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风险分析,才能随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危险,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确保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 5.2.2 技术控制阶段 信息是技术控制的基础,监控手段是获得信息的工具,因此要通过宏观、微观的监控体系掌握危化品生产、使用的动态过程,构成信息流。 针对信息收集和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建立在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带动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的。建设服务型政府,丰富完善危险化学品资料库,做好危险化学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支持和推广新的安全生产技术,让企业和民众在树立和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观念。 第一,丰富和整理现有危化品资料,进一步完善危化品数据库。奉贤区相关部门要以我国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危化品的分类标准等资料为依据,在借鉴国内外和其他省份危险化学品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奉贤区危化品数据库,不仅要包含区内各生产企业的危化品的名称、毒害性、储存临界量、生产过程临界量、理化特性等信息,还应增加各种危化品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危化品资料库要定期维护,不断更新,要与实战演练结合起来,实践危化品处理办法的有效性,摸索改进方法。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人对客观事故的认识总存在局限性,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本身具有造福人类和危害人类的双重性,一旦人与物的配合不协调,不同步,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就难以保证,安全问题是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的避免是需要以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手段为前提和保障,同时需要良好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生产的持续性需要安全来保证,安全的生产将促进生产的不断扩大。只有生产企业的安全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占据一定的市场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