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梁的原理分析及运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0:53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梁结构及原理分析,联系实践经验提出其运用技巧,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提供借鉴意义,也为国内有关机械厂家提供一个建议。 关键词:摊铺机 找平梁 原理 分析 运用 平整度是评价高等级公路使用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平整度控制也是路面施工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平整度水平,来自于:①基底和各结构层的稳定性,无突变的、不均匀的沉降;②各结构层本身连续、均衡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水平,较小的变异性;③施工工艺中,基准面的设定,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精细操作。其中,如何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为摊铺机行走提供一个准确的平整度参照系,是达到良好的平整度水平的先决条件之一。 1 规范要求及施工中规定 (1)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规定,“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或者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宜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沈大和京津塘等高速公路也正是按此程序控制的。 2 原理分析 (1)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按有关规定,应采用直径2~2.5mm的钢丝绳,200m为一段,立杆间距10m,张紧力需800~1000N。假设钢丝绳的张紧力无限大,测量设定的铁立杆上标高绝对准确,则由路线两侧钢丝绳提供的基准面将是上一面层的绝对标准面。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钢丝绳上所受的张紧力不可能无限大,而且因两侧路缘带上底基层、基层已硬化成型,承受张紧力的拉力支撑杆难以设置,规定800~1000N的张紧力也不能保证;再加上路面摊铺一天的工作量在1~2km甚至更多,其每天两条钢丝绳的测设任务相当艰巨;另外摊铺机行走过程中引发的钢丝绳振动难以消除,人为的触、碰及破坏更是难以避免,甚至可能发生因摊铺机方向走偏,熨平板刮挤拉线桩的情况,使以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3)国外产的摊铺机均配有自动找平梁这一配件,但是因其价格高(约人民币35万元左右,如美国BLOW KNOX公司的浮动找平装置,售价34万元),且原理简单,所以沪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单位大都采用自己加工生产的自动找平梁。 3 结构分析 从其结构看,单片自动找平梁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前着地部分(轮式或雪橇板),二是后着地部分(一般两组雪橇板),三是前后的联接横梁,四是牵引横架。前三个部分中各结点均采用可任意旋转的轴联接。 一般前着地部分至少由4组轮子(或雪橇板)组成,其中一个轮子若遇到高程的突变,传递到A点的高程变化仅为1/8,再传递到B点(摊铺机传感仪设置处)只有1/16甚至更小,如图2所示。即若遇到一颗2cm的石子,传递到摊铺机的反应装置时只有1~1.2mm,这对于摊铺机的平整度反应装置来说已微乎其微。 4 结束语 当然,如前所述,下一层次(基准层面)良好的平整度是其前提,沪宁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采用路拌石灰土,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碎石,以摊铺机铺筑,层层严格要求,至油路面下面层时,其平整度水平已大大优于规范要求,因此及时采用走雪橇式控制方法,使平整度水平又上新台阶。到上面层铺筑完毕,有83%的路面里程平整度达到了<0.7mm。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