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水利工程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 【字体: 】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2:28:42   点击数:[]    

实行供水到户政策,即推行配水、量水、建帐、收费四到户,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实施行风监督员监督,以从根本上扭转喝大锅水、人情配水、乱收费、乱摊派等各类搭车收费现象,清理农民不合理的水费负担,提高农民节水意识。调查发现供水到户政策落实较好地区,农户对于这种\"浇放心水、交明白钱\"管理体制非常满意;而尚未完全贯彻落实的地区,仍实行按亩收费,并存在人情配水、搭车收费等现象。

    2.2.4土地利用与种植结构状况分析尽管各级政府对违法开荒问题非常重视,但流域棉花、红枣、核桃等经济作物价格的持续上扬,以及流域主要依靠增加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目前仍在继续的严重开荒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流域自治区灌溉面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图4),1989至2005年间总灌溉面积以1.88万hm2/a速度递增,其中以林果灌溉面积增速最大,平均以1.33万hm2/a速度递增;农田灌溉面积次之,以0.94万hm2/a速度递增。2005年流域自治区总灌溉面积达到244.56万hm2,其中农田灌溉面积122.09万hm2,林果灌溉面积49.86万hm2。新开荒土地的灌溉耗尽了近年来流域开源节流的水量,形成了开源节流-开荒-缺水-挤占生态水的恶性怪圈。违法开荒也已造成天然植被毁坏、用水局势紧张、原有良田受旱、争水矛盾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沙漠化危害加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流域上游用水较为方便地区,由于水稻产值较高,种植仍较为普遍,2005年流域水稻种植面积48.83hm2。图5虽显示流域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对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干旱地区来说,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仍然偏高。水稻灌溉定额在当地气候条件下非常高,如和田地区墨玉县水稻灌水次数高达18次之多,灌溉定额高达20475m3/hm2,而相比之下棉花灌水次数为5次,灌溉定额5850m3/hm2,小麦灌水次数为6次,灌溉定额6600m3/hm2。

    流域经济作物因品质优良、产量稳定而具较高收益,是今后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但流域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户,习惯于粮食作物种植,同时也未掌握经济作物的科学种植技术;流域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的流域,在引进新的作物品种时,往往缺乏当地条件下的科学灌溉、培育等试验资料,也给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5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状况分析干旱、多风的气候特征及不合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使目前流域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到流域总面积75%左右,沙漠化强度也不断提高,甚至表现为流动沙丘、沙地景观,土地沙漠化导致气温上升,旱情加重,大风、沙尘暴日数增加,植被衰败,道路、农田及村庄埋没,严重威胁绿洲生存和发展。另外,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的盐土。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灌排不配套等原因,流域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十分严重,盐碱化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约40%[2,9],因盐碱化弃耕土地面积超过60万hm2。

    3流域农业用水发展对策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实际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和对策。

    3.1继续强化流域水量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全面进行流域综合规划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分属各地(州)、兵团等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全流域的统一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目前虽有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但由于各源流控制性蓄水工程及管理机构分属各地区管理,特别是长期形成的以地域为单元的区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致使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合理配置的实施,以及地方与兵团、源流与干流、生产与生态用水关系的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要解决流域农业用水现存问题,缓解目前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首先应继续强化流域水量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及其有效保护为核心,统筹考虑地方与兵团、源流与干流,各水系上中游与下游,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注重非工程措施,全面进行流域综合规划,并将非\"四源一干\"也纳入统一规划之中,以最终实现节水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3.2多方位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做好工程节水工作要完善流域内水利工程布局,修建山区控制性调节工程、塔河干流堤防和引水控制工程以及加强渠道防渗、推广滴灌、配套排灌渠系及配套建筑物,必须以市场经济观念代替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多方位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首先要切实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把农村水利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同时,还要广辟投资渠道,制定投资政策,鼓励社会兴办水利,切实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原则,真正使农村水利建设走向良性循环;采取政策引导、以奖代补和贴息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使节水灌溉走上滚动发展道路,对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较大的节水灌溉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

    3.3以水权管理为核心,做好管理节水现阶段由于流域社会经济,农户文化素质等因素,\"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先进管理体制目前还难以推行,因此应继续加快供水到户政策的贯彻实施,力争做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转\"的运行机制,明晰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水量交易机制、水权有偿转让制度、水资源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制度。同时,还应大力推行定额水价制度,对定额内用水实行基本水价,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节水技术基础上,建立适合适宜的节水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模式;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节水技术队伍。

    3.4加强监控力度与监督机制,遏制无序开荒现象通过塔河近期综合治理项目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及应急生态输水等有效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流域内屡禁不止的违法开荒现象正在悄悄蚕食着综合治理的胜利果实。目前必需把对天然绿洲或过渡带的大肆开垦转为对中、低产田及盐碱化所造成弃耕土地的大力改造。对于违法开荒,要加强监控手段,启用\"3S\"系统,进行卫星遥感监控,一经发现,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应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流域内违法开荒的监督,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监督机制。

    3.5建立生态节水型种植结构,促进结构节水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以单纯增加灌溉工程设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而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需水量,调整春播作物与秋播作物种植比例以提高有效降水、河流来水、可开采地下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使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化,用最少的水资源消耗量,取得最高的综合效益,无疑是现阶段流域以有限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一个流域来讲,应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来达到用水匹配,减少弃水的形势。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保证各类作物的生长用水和优质高产,同时,保证流域的灌水秩序稳定。另外,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鼓励香犁、葡萄、红枣、核桃等生态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并加强技术指导,以提升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取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3.6加大流域科技投入,走资源节约型现代节水农业发展之路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目前流域用水局势日趋紧张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而资源节约型内涵式经济增长模式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白蚁防治

  • 下一篇文章:定曲河正斗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
  • ››浅论官溪水电站机组转速下降不到停...
  • ››浅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 ››浅析舟曲县干旱与水资源利用问题
  • ››浅议水利工程投标报价评分的类型及...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
  •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