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0分制的打分数据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整理统计后得到各个指标的分值情况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分值最高,达到了8.8分,技术、学习与创新,市场拓展,企业战略,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6个指标都达到了8.3-8.5分左右,环境适应的分值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7.6分,体现了以上因素在构筑大型国际水电承包商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性。
2.层次分析法
进一步选择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步骤如下:专家评议小组根据1—9比例标度法(其中1、3、5、7、、9分别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同样重要、稍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分别对大型国际承包商的指标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并运用准确的数字进行量化表示,得到如表1所示的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上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得到表1中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005,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然后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wi,如表1中的最后一列所示: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权重最高,其次是技术、学习与创新,市场拓展,企业战略,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环境适应七个一级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差值相对较近。
 3.2指标间关系分析 为了更好的探究大型承包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理,本文对各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上表显示各项核心竞争力指标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除个别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是0.6左右,绝大多数指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达到0.8左右的相关系数,表明大型水电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各指标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揭示各指标之间的聚类关系,选择分层聚合法,将8个独立的指标聚合,得到各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距离,如图3树形图表的结果所示。范围25是最远的距离,表示两个因素组之间的关联最弱,越靠近范围0表示两个因素组之间的关联越强。
上图显示各个一级指标几乎是严格的分层两两聚合。信息管理、市场拓展和组织制度之间首先聚合成一组,然后企业文化指标和这三个指标高度聚合,继而又和技术、学习与创新指标聚合,接下来是人力资源、企业战略和环境适应指标。
 根据表1和图2的结果,企业文化的分值和权重相对最高。因此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各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企业文化对于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表2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文化和其他所有指标在显著性0.01的水平是强相关关系,其中与企业战略,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技术、学习与创新,市场拓展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8以上,与环境适应指标的关联系数也达到了0.636。所以建设适宜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图3的聚类分析也显示了企业文化指标在各项指标的聚类过程中起到前后关联的纽带作用。对此,Raffa和Zollo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是蕴藏在企业文化中,可以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动力[12]。当企业的领导层和员工层都坚持一整套理念和行为方式,遵循一系列规则和习惯,而且认为这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时,企业的文化就自然形成,并可以分为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
行为层又称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中的作风和行为素质,主要反映人力资源和市场拓展两个指标。通过表2中可以得到企业文化与这两个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分别达到了0.825和0.908。这可以归因于企业的行为文化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理念的折射,反映了员工的忠诚度和主人翁意识。当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挖掘蕴藏在员工体内的生产能力(包含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然后把这种能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就需要企业理念的不断渗透。企业理念的客观化就是渗透性[7],只有企业人员在价值理念上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认同时,才能在这种内在理念的约束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继而积极投入到竞投标、工程承包、营销投融资、设备研发等实际的市场拓展活动中;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建立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大型水电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中的开拓能力。
制度层又称企业的制度文化,是指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管理中起到规范性的各种条例,主要反映了组织制度的指标,表2显示企业文化和组织制度两个指标间达到了0.905的强相关关系。这可以归因于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作为每个员工的价值理念存在,就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自觉执行企业的制度,增强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
精神层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反映在企业理念、员工忠诚度、品牌知名度、顾客满意度和企业资信度5个二级指标上,与技术、学习与创新,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和环境适应四个一级指标密切相关。传统的经济发展是靠劳动、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新经济发展时代要靠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要实现知识和技术创新首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培育浓厚的学习与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以此提高自主知识创新和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转化能力。例如豪赫蒂夫,福陆和大成建设三家国外大型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都包括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内容。从企业文化与战略、信息管理、环境适应的强相关关系来看,企业文化的思想须真正应用到企业信息时代的新型管理中,把长期以来形成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与企业的具体战略相融合,建立适宜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适应周围环境的状况,挖掘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培育拥有特殊资源的信息搜集能力和资源整合的能力,从而建立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形成企业内在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4总结
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结合大型水电承包商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一套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并从企业文化的视角,阐述了企业文化和其他一级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构筑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大型水电承包商在国际化竞争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注重营造企业文化、经营企业品牌、创造良好的资信度和顾客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学习创新精神,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并逐渐形成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文化与其他指标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构筑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从各项指标的关联分析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指标相互之间都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未来研究也可以从企业战略、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到大型水电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其他的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Prahalad.C.K,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2):79~91.[2]唐智明,侯渡舟.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TANG Zhiming,HOU Duzhou.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engineering contractors[D].Xi-a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2007.(in Chinese)[3]王建华,王方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及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2):47~53.WANG Jianhua,WANG Fanghua.the study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and ap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