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发包时,在招标文件中给出全部合同内容,这样承包人在投标时就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充分考虑合同条件、责任范围和自己的风险。在合同中处理双方权益时,中国三峡总公司充分考虑了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市场竞争中的激烈性,尽可能减少承包人的风险,承担了主要材料和施工设备、水电交通、用房等供应任务,尽量采用了可调单价合同方式,并提供无息垫资,支持承包人购买施工配套机械设备。 4.3 项目合同价的实施控制与监督 对影响投资变化较大的建筑和安装工程,由中国三峡总公司编制合同项目实施控制价,作为项目部对合同项目实施价格控制的最高限额,落实项目管理茬投资方面的责任。这个控制价为: ①由核定合同价和预留费组成; ②核定合同价采用招标签订的合同总价; ③预留费采用同口径执行概算的程度和合同项目的情况综合确定,用于一般变更索赔支出; ④对本合同实施中的重大变更不计人上述控制价中,按授权程序另行处理; ⑤中国三峡总公司给有关综合部门据此进行每年执行情况考核,并派出审计室,对各项目部管理的合同价款结付进行审计。 4.4 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程序 在合同执行中,管理的主要程序有: (1)承包人是合同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与相邻项目和其它供应方协调等方面的直接责任者; (2)承包人执行合同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督、管理; (3)施工中的验收由监理负责,完工验收、重要阶段验收由项日法人组织验收; (4)监理单位对承包人实施质量控制,承包人负责全过程自检,监理单位检验,项目法人抽检; (5)承包人实施进度通过监理接受项目法人调控要求; (6)设计变更由监理单位审查,设计变更和索赔首先由监理单位证实、审核估价,报项目部批准; (7)工程设计图纸经监理单位校核后发出才能实施,主要施工资料按项目法人规定进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8)项目法人的合同管理程序延伸到合同实施前、后阶段,主要有: 按管理职责和范围,由项目部(或责任部门)按立项审批程序办理项目立项;与中标承包人订立合同;组织协调承包人、监理单位、设计和其它服务机构实施合同,按合同规定管理合同结算;管理合同变更、索赔;合同验收、施工资料、验收资料管理;合同项目完工验收后评价。 4.5 变更与索赔管理 合同订立后,变更与索赔就是合同执行中控制的重点,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1)编制招标文件阶段采取控制措施: 尽可能细化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包括地形、地质、水文资料要全面详细;做好项目法人提供的施工条件、技术供应、界面,关键控制环节等方面总体策划;规定变更和索赔的程序与权限划分。 (2)合同实施阶段: 控制设计变更,对每一份设计图和技术要求及相应的工程量进行复核审查、核准,加强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的综合协商能力,加强项目之间、前后合同之间的衔接协调;检查、督促监理单位建立完整信息的台帐; 建立快速处理和决策机制,加强对变更和索赔预测能力;对出现变更、索赔事件,由监理单位按合同规定时间审查、取证;项目部依据事实和原始记录与签证,对照合同,审查分析,进度工期额外费用是否影响,分清责任,双方协商尽早解决的方案;项目部门定期报告将变更总状况提供综合管理部门;重大变更、索赔由项目部提交认定的有关资料,经工程建设部审核后,报主管副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批准。 项目部是业主处理合同变更及索赔的重要环节,具体处理中,各项目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与一般管理方法。 5 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峡工程建设质量,指出“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重于泰山”。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建设实施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二期工程高峰施工阶段,中国 三峡总公司领导向全工地提出了“双零”质安管理目标: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 5.1 建立建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1)中国三峡总公司组织参建设各方的主要成员组成“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三峡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协调、指导、评价各参建方的质量管理工作和结果。 (2)规定参建各方按IS09000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招标中作为资格审查的条件之 。 (3)由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参建各方的质量职责。 (4)以合同为依据,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国家现行规范,对原材料、制造、贮运、加工生产、工程施工、金结和机电安装、调试、投运等全过程,制定了140余个质量控制标准和规定。 (5)建立了中国三峡总公司现场试验中心、测量中心、金属结构检测中心、安全监测中心、水文水情气象中心等5个中心,为工程建设提供建设质量保证手段。 5.2 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中国三峡总公司向国内外供应厂商派出厂驻厂监造,对现场建安工程施工派出监理单位,并授权对施工和监造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对设备制造还组成设计、专业质量总监和责任部门人员组成巡回督导小组参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