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洪水。从50年代后期,各地有关单位经过研究提出适应一定范围的小洪水设计计算方法与经验公式,供部分地区使用;大部分无资料地区则引用邻近地区暴雨资料来推求洪水。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和许多地、市相继编写出当地的水文手册、水文图集等。1986年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主持编写《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由水利部颁发执行。同时各省(区)也根据工作需要,编写了技术手册,供设计用。陕西省编印了《陕西省水土保持骨干工程手册》、山西省编印了《山西省淤地坝设计、施工实施细则》等。这些规范、规定的制定,使淤地坝建设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在工程结构方面, 1953年起黄委会西北黄河工程局在中游地区建设沟壑工程,其设计标准、施工技术都参照水利工程中土坝建设的有关技术进行的,设计标准为P=10%,校核标准为P=5%—2%,设计拦泥年限为5—10年,坝体结构组成以“三大件”为主,也有少数坝不设溢洪道,施工方式均为夯实法,这些坝建设过程中在有关试验站的配合下,做了大量的试验观测工作,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由西北工程局总结编写了《沟壑土坝工程设计手册》、《设计工作细侧》及《沟壑土坝施工简则》,这是黄土高原地区第一套指导淤地坝建设的试验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黄委水科所,通过对中游地区四省332个筑坝土样的试验分析,研究确定了不同土料筑坝的经济断面,与水工土坝相比,显著地减小了淤地坝的断面,降低了筑坝成本。绥德站和榆林地区水电局,在总结多次洪水毁坝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减小坝控面积、提高设计标准、采用高坝大洞(两大件)、以库容制胜”的淤地坝建设指导思想,为后来骨干坝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实践依据。在提高淤地坝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方面,黄河上中游局和陕西省水保所从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计算机CAD辅助设计探索和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淤地坝的设计效率和精度,目前,淤地坝设计中的洪水计算、调洪演算及制图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 ——筑坝技术的研究,加快了淤地坝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 淤地坝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土坝施工而言的,传统的施工方式主要有夯实和碾压两种,从五十年代开始,黄委水科所、山西水保所、天水站和绥德站等单位,先后在定向爆破法筑坝和水坠法筑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同时对特殊材料的筑坝方法也做了一些探索。 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由山西省水保所于1958年首先在吕梁地区的两座淤地坝的施工中试验,此后天水水保站、西峰水保站与教学单位合作在土坝、水库中进行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爆破药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十吨,爆破土方从几百方到几万方不等,由于没有一个单位进行过系统的试验研究,使得该项技术的研究未能推广,在工程实践中未得到有效应用。90年代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陕西机械学院、清水河水保局三家联合在内蒙古又进行了定向爆破—水坠筑坝试验,这次试验成功,解决了干旱少水、交通不便、缺乏大型机械地区筑坝的困难,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数据。 水坠法筑坝技术,首先由黄委水科所和绥德站合作,于1958年在韭园沟进行试验,采用了水中倒土、土中倒水、引水拉土等许多方法,为水力冲填技术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1973年黄委会与陕、晋两省共同组成陕晋水坠坝试验研究工作组正式开展研究,1979年成立黄河流域水坠坝试验研究协调小组,至此,水坠筑坝技术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普遍推广。主要技术要点是:水坠坝施工期的稳定计算、确定边埂的宽度和质量、掌握好泥浆的浓度、控制好冲填速度、做好排水措施、经常进行观测。该小组在短短几年中取得科研成果80余篇,其中《水坠法筑坝》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水坠坝设计要点》、《水坠坝施工须知》及《水坠坝技术规范》等,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1年获国家科委和国家农委的“水坠坝的研究与推广”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坠筑坝法由于对施工条件要求不高,成本底,技术简单便于群众掌握,而在黄土高原全面推广。此外,特殊材料筑坝也曾进行过试验研究。陕西、内蒙等地在盖沙丘陵区,利用风沙土筑坝获得成功。绥德站于九十年代初曾进行过砒砂岩筑坝材料的研究,包括砒沙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份测试分析和冻融对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淤地坝管理技术的研究,明晰了产权,提高了坝地的经济效益 淤地坝的管理养护包括平时管理养护、汛期防洪抢险、坝地防洪保收和防治盐碱化等内容。 在平时管理养护方面,主要针对坝库竣工后,如何保证淤地坝的安全和充分利用研究了一些措施。一般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县办县管,乡办乡管,村办村管,建立工程管理委员会。 在汛期防洪抢险方面,主要针对防洪保坝保收,研究布置防洪抢险方案,坝库出现险情时的技术处理措施,制定一些乡规民约等。 在防洪保收方面,针对暴雨中庄稼被淹被冲,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总结出一套坝地防洪保收的办法,其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上拦下排,中间淤漫”。在坝地上游修一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